肋力求田岂为名赏析

肋力求田岂为名朗读

诗词《偶成二首》是宋代王安石所作,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渐老偏谙世上情,
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
肋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之,
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
搔首还添白发生。

中文译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世间的情感。我已经知道我的事业是多么难以成功。尽管背负着物质负担,我仍然追求自己的志向,但这是否真的值得称道?

对于那些高尚的理论,我开始逐渐迎合衰落的时尚潮流。年轻时壮志难以得到敬佩。只有在与老友相聚时,我才感觉到内心的宽慰,并且意识到我所承受的忧愁和痛苦。这一切让我不禁担心,搔首自问,头发也随之增添了几缕白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现实生活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抒发了王安石对人生经历和社会变迁的感慨。首先,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他对世间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事业之路异常艰难,不像年轻时那般容易实现。然而,他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这可能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名望。

接下来,诗人反思了自己对于高尚理论的态度转变。年轻时的壮怀往往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赞赏,而他渐渐开始迎合时尚潮流,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妥协。这种转变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他在现实中遇到了困境和挫折。

最后,诗人通过与老友相聚,感受到了内心的宽慰。在与故友交谈的时刻,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也不是唯一面临困境的人。这种情感的交流使他感到安抚,并且认识到自己所承受的忧愁和压力,并非独自面对。然而,这样的思考也使他感到忧心忡忡,头发逐渐变白,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诗人通过自我反省和与他人的交流,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展示了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忧虑。这首诗以朴实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