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是明代魏观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
暗淡的阴云弥漫在广袤的天空,阳光黯淡如同泥土。
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
暴雨连绵不断,山脉都被雨雾笼罩,一切事物都昏暗难辨。
溪流渺无涘,闤阓入烟浦。
溪水奔流汹涌,看不到尽头,村镇和河港都被雾气所笼罩。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
牧人和官吏们叹息可怜,为人民的苦难感到悲伤。
慈心偶昭著,忧患竟无补。
慈悲的心意偶尔显露,然而担忧和困难却无法解决。
先王有成宪,治政当法古。
古代的先王们有着明确的治国原则,政治应当依循古代的法度。
二气随感孚,铁炭验昂俯。
人们的情绪随着感受而变化,铁和炭的性质也会随着高低而有所不同。
登崇中正畴,屏斥谀佞伍。
登上高处,要追求中庸之道,摒弃谄媚和佞言之徒。
泽梁省征税,凋瘵重绥抚。
国家要减轻赋税的负担,治理疾病,重视安抚。
旸谷回精光,天渊底宁所。
阳光照耀着山谷,光芒在天地间回荡,一片宁静。
菑异由是消,永锡恩意溥。
灾难和异变因此消散,永远得到宽厚的恩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景象:天空阴沉,阳光黯淡,暴雨连绵,山脉被雨雾笼罩,溪水奔流汹涌,村镇和河港都被雾气所笼罩。诗人以此作为背景,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对治国理政的反思。他提到了先王的治国原则和中庸之道,强调政治需要依循古代的法度,摒弃谄媚和佞言之徒。诗中还指出了减轻赋税负担、重视安抚疾病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灾难和异变能够消散,人们能够永远得到宽厚的恩惠。
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天空、山脉、溪水等元素来抒发对社会和人民状况的思考和关切,表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和希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
溪流渺无涘,闤阓入烟浦。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
慈心偶昭著,忧患竟无补。
先王有成宪,治政当法古。
二气随感孚,铁炭验昂俯。
登崇中正畴,屏斥谀佞伍。
泽梁省征税,凋瘵重绥抚。
旸谷回精光,天渊底宁所。
菑异由是消,永锡恩意溥。
诗词中文译文:
邪阴弥漫长空,阳光黯淡如泥土。
暴雨连绵山来,万物昏暗难以辨认。
溪水奔流无尽头,村镇被雾气笼罩。
牧人官吏叹息可怜,沾湿衣衫悼念民众的苦难。
慈悲之心偶尔显露,但担忧和困难却无法解决。
古代先王有着成熟的治国原则,治理政务应当依循古代的法度。
人们的情绪随着感受而变化,铁和炭的性质也随高低而有所不同。
登上高处追求中庸之道,摒弃谄媚和佞言之徒。
国家应减轻赋税负担,重视抚慰疾病。
阳光照耀山谷,光芒在天地间回荡,一片宁静。
灾难和异变由此消散,永远得到宽厚的恩惠。
诗意和赏析:
《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描绘了一幅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社会和人民状况的思考和关切,以及对治国理政的反思。诗人以阴沉的天空、黯淡的阳光、连绵的暴雨、被雾气笼罩的山脉和溪水等元素为背景,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诗中提到了古代先王的治国原则和中庸之道,强调政治需要依循古代的法度,摒弃谄媚和佞言之徒。诗人呼吁减轻赋税负担,重视抚慰疾病,关注人民的疾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社会中困扰和忧虑的担忧,以及对于慈悲和善良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社会和人民境况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于治国理政的思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万物昏莫睹”出自明代魏观的《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wù hūn mò dǔ,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