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湖州美丽的景色和夕阳下的壮丽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琵琶切切更嘈嘈,
高柳群蝉遂不号。
一片夕阳无限好,
汶河西上酒楼高。
译文:
琵琶声声嘈杂不绝,
高柳上的蝉群竟不叫。
夕阳的美好无限,
汶河的西岸高楼林立。
诗意:
这首诗以湖州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琵琶声和蝉鸣的安静,以及夕阳和高楼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湖州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赏析:
汪元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州的景色,通过琵琶声和蝉鸣的对比,展示了湖州的宁静和安详。琵琶声声嘈杂,传达出繁忙的都市生活的喧嚣,而高柳上的蝉群却没有发出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随后,诗人又描绘了夕阳的美好和汶河西岸高楼的壮丽景象,用一片夕阳来形容夕阳的美好无限,给人以浩然之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湖州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繁华。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pí pá qiē qiē gèng cáo cáo, gāo liǔ qún chán suì bù hào.
琵琶切切更嘈嘈,高柳群蝉遂不号。
yī piàn xī yáng wú xiàn hǎo, wèn hé xī shàng jiǔ lóu gāo.
一片夕阳无限好,汶河西上酒楼高。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