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朗读

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
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
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隐忧戎服柱斧献俘
相关诗文: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译文及注释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
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
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中文译文:
敌军的哨声无处不在,皇帝的神情充满忧虑。
尚未穿上战袍,却已经送别了华丽的衣袍。
开垦黄河的土地,天火焚烧着赤壁的船只。
可惜我投降的斧头,却没有等到献出俘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皇帝在战乱中的困境和痛苦。诗中的皇帝面临着来自敌军的威胁,他时刻听到敌军的哨声,没有安宁的地方。皇帝的神情充满着忧虑,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处境不妙。

诗中提到了皇帝未曾穿上战袍,却已经送别了华丽的衣袍,这表明他还没有亲自上阵参与战斗,却已经失去了尊严和豪华的生活。这种自愿放弃华美生活的决定,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国家的利益,但也带来了痛苦和无奈。

诗中还描绘了战乱的场景。黄河是中原的母亲河流,但在这次战乱中,大地被拓宽,黄河的土地被占据。赤壁是指赤壁之战,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天火焚烧着赤壁的船只,暗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他说自己投降的斧头没有等到机会献出俘虏,暗示他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却没有被允许。这种无法实现自己意愿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苦闷和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帝在战乱中的痛苦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无奈。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读音参考

dà xíng huáng dì wǎn shī liù shǒu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lǔ shào wú níng chù, lóng yán yǒu yǐn yōu.
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
wèi zēng yù róng fú, yǐ bào zǒu zhān qiú.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
dì tà huáng hé tǔ, tiān shāo chì bì zhōu.
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
nài hé tóu zhù fǔ, bù dài xiàn fú qiú.
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刘克庄诗文推荐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古书随读已微茫,时事閒思欲发狂。愿保残年同绛老,不贪来世作缁郎。史饶西汉宁论晋,诗止黄初不及唐。海阔天高孤鹤远,寄声飞矢莫抽房。

和靖终身欠孟光,只留一鹤伴山房。唐人未识花高致,苦欲为渠聘海棠。

先皇亲为扁溪庵,奎画煌煌阳世南。多病安知年望九,归耕何幸岁登三。新诗有弟聊相属,前事无人与共谈。作饮中仙殊不恶,何须苦淡学瞿聃。

吴中见说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遥。但有清尘无洒道,不能破块止鸣条。

风于天地间,惟桂尤其雄。将由岩窍多,或是地形穹。不知起何处,但觉来无穷。浮埃晦白昼,奇响激半空。一怒动旬浃,小亦数日中。城堞凛欲压,况此半亩宫。尝闻古...

抱甕区区溉旱苗,忍饥终胜似操瓢。饮尧井水耕尧野,偶作樵歌亦誉尧。

且耕閒旷钓迷茫,风月佳时亦放狂。辟谷久从赤松子,对花几换紫微郎。王何变晋为东晋,郊岛催唐入季唐。此事故须商榷在,铁檠未可厌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