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皓文二绝

和皓文二绝朗读

芳草谁能梦谢池,但将心地喻摩尼。
千岩万壑时相忆,明月清风两自知。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谢池相忆自知
相关诗文:

和皓文二绝译文及注释

《和皓文二绝》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芳草谁能梦谢池,
但将心地喻摩尼。
千岩万壑时相忆,
明月清风两自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芳草、谢池、千岩万壑、明月和清风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首句“芳草谁能梦谢池”,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芳草和谢池的向往之情。这里的“谢池”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创造的虚构之地。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美景中与朋友共享快乐。

第二句“但将心地喻摩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善良和纯洁。这里的“喻摩尼”指的是佛教中的宝石,象征着智慧和纯净。诗人将自己的心地比喻为摩尼,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真挚和纯粹。

第三句“千岩万壑时相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千岩万壑代表了曲折崎岖的道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友谊的坚固和持久。

最后一句“明月清风两自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理解和珍视。明月和清风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元素,诗人认为友谊就像明月和清风一样,不需要外界的评判,只有自己和朋友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比喻和象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和皓文二绝读音参考

hé hào wén èr jué
和皓文二绝

fāng cǎo shuí néng mèng xiè chí, dàn jiāng xīn dì yù mó ní.
芳草谁能梦谢池,但将心地喻摩尼。
qiān yán wàn hè shí xiāng yì, míng yuè qīng fēng liǎng zì zhī.
千岩万壑时相忆,明月清风两自知。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诗文推荐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画工空向閒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霏霏烟雨拂西窗,缃帙披残卧缥缸。林木细分山去削,水波微动鹤丁樁。凉沈欲睡何妨纵,静壮诗魔未易降。搔首旧游堪入画,一樯如练下澄江。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斋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