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ㄙㄜˋ

氵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6F80
汉语字典

氵部

17画

14画

左右结构

se

IVYH

ESIM

VYII

37111

6F80

[44153453421212121] 点、点、提、横折钩、撇、点、横折钩、撇、点、竖、横、竖、提、竖、横、竖、横

澀字概述

折叠展开

〔澀〕字拼音是sè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7画。

〔澀〕字是左右结构

〔澀〕字仓颉码是ESIM 五笔是IVYH 四角号码是37111 郑码是VYII

〔澀〕字的UNICODE是6F80。 十进制为28544,UTF-32:00006f80,UTF-8:E6 BE 80。

〔澀〕字的异体字是

澀的笔顺

折叠展开

澀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ㄙㄜˋ

基本解释

见“”。

详细解释

1.不滑润。

粗涩、轮轴发涩。

2.文字生硬难懂。

《宋史•卷三八○•勾龙如渊传》:“文章平易者多浅近,渊深者多艰涩。”

晦涩。

3.说话迟钝不流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王右军少时甚涩讷。”《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性重涩少言,不与朝士接,唯亲信阉人及左右御刀应敕等。”

4.味道微苦不甘滑。

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诗:“秋果樝梨涩,晨羞笋蕨鲜。”

酸涩、这李子好涩。。

ㄙㄜˋ

详细解释

1.味道微苦,使舌头有麻木的感觉。

苦涩、酸涩。

2.(文句)生硬难懂,不流畅。

艰涩、生涩、晦涩。

3.摩擦时有阻力;不润滑。

粗涩、枯涩、滞涩。

4.不自然。

羞涩。

ㄙㄜˋ

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1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51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599頁,第27

唐韻》、《韻會》: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𡘋音濇──與歰同。
說文》:不滑也。
風俗通・十反篇》:冷澀比干寒蜒。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溫庭筠詩:澀浪浮瓊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澀竹膚麤,澀如砂紙。

集韻》或作[⿰氵⿳來一囘]、󵄤、澁。

注解

〔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澀〕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歰

〔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è] ⑴ 见“涩”。

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89窗口网整理。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澀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色立切頁碼50頁,第2

異體𣥒、澀

歰不滑也。从四止。

附注王筠釋例:「四止者,兩人之足也。上二止倒之,而且反之者,兩人相對,則其足趾相向,故倒之;其左、右正相反,故反之。苟相順從,必二人從行矣。今兩足相啎,是憤爭之狀也,故得不滑之意。」唐蘭《殷虛文字記》:「歮即《說文》之歰字也。」「四疊之字或从三疊。」「『歮』象三足,『歰』象四足,本有周帀之意。《說文》訓『不滑』者,實後起之義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師及反頁碼146頁,第5行,第2

歰不滑也。從四止。

鍇注臣鍇曰:「四皆止,故爲歰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色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70頁,第3許惟賢119頁,第12

歰不滑也。从四止。

段注色立切。七部。

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142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19頁
4說文校箋第67頁,第20字
5說文考正第61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21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8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94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2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9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67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51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400頁【補遺】第16339頁
14通訓定聲第43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45頁【崇文】第577頁
16說文句讀第193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251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68頁,第4字

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stringent; harsh; uneven, rough
  2. Gatter, Gitterrost (S)​, herb, säuerlich (Adj)​, kratzend, hemmend (Adv)

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