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赤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0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14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91頁,第37字
音《唐韻》、《正韻》:呼格切;《集韻》、《韻會》:郝格切,?音煂。
《說文》:火赤貌。
《博雅》:赤也。
《詩・邶風》:赫如渥赭。〔傳〕赫,赤貌。
例又,《詩・大雅》:王赫斯怒。〔箋〕赫,怒意。
例又,《詩・大雅》:赫赫炎炎。〔傳〕赫赫,旱氣也。
例又,《詩・大雅》:赫赫明明。〔傳〕赫赫然盛也。
例又,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赫戲兮。〔註〕赫戲,光明貌。
例又,《小爾雅》:赫,顯也。
《前漢・陳忠傳》:使者所過,威權翕赫。張九齡詩:兹邦稱貴近,與世常重赫。又,李白詩:烜赫耀旌旗。
例又,《廣韻》:赫,發也。
例又,姓。又,赫連氏,複姓。
音又,《集韻》:虛訝切,音罅──與嚇同。
《詩・大雅》: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箋〕口距人謂之赫。〔釋文〕毛許白反,鄭許嫁反。
《莊子》所云「以梁國嚇我」是也。
音又,《韻會》:施隻切,音釋。
《爾雅・釋訓》:赫赫,迅也。〔釋文〕赫音釋。
音又,《前漢・孝成趙皇后傳》:赫嗁書。〔註〕鄧展曰:赫音兄弟鬩牆之鬩。應劭曰:赫蹏,薄小紙。晉灼曰:今謂薄小物曰鬩蹏。
《類篇》或作爀,亦作?、焃。
音又,《韻補》叶鬩各切。荀勗〈大會行禮歌〉:明明天子,臨下有赫;來格祈祈,邦家是若。
例《正字通》:火炙日暴皆曰赫。
《說文》專訓火赤泥㊟。
注解
〔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赤部。
〔赫〕字拼音是h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赤、赤,五行属木。
〔赫〕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二赤。火赤。本义是泛指赤色。
〔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è] ⑴ 明显,显著,盛大⑵ 发怒⑶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如渥赭”。
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89窗口网整理。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