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ín ㄑㄧㄣˊ

人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79BD
汉语字典

人部

12画

10画

上下结构

qin

qín

象形字

WYBC 86 、 WYRC 98

OYUB

ODLZ

80227

4419

3961

79BD

[344134522554] 撇、捺、点、横、撇、点、竖折/竖弯、竖、竖、横折钩、撇折、点

禽字概述

折叠展开

〔禽〕字拼音是qín 部首是人, 总笔画是12画。

〔禽〕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金。

〔禽〕字仓颉码是OYUB 五笔是WYBC 86 、 WYRC 98 四角号码是80227 郑码是ODLZ 中文电码是4419 区位码是3961

〔禽〕字的UNICODE是79BD。 十进制为31165,UTF-32:000079bd,UTF-8:E7 A6 BD。

〔禽〕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禽〕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禽〕字的异体字是

禽的笔顺

折叠展开

禽的意思

折叠展开

qínㄑㄧㄣˊ

基本解释

鸟、兽的总称。五~戏。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古通“”:“不~二毛。”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2.同本义beasts

禽,走兽总名。 —— 《说文》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白虎通》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列子·黄帝》六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终日而不获一禽。 —— 《孟子·滕文公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三国志·华陀传》虎亦诸禽之雄也。 —— 汉· 王充《论衡·遭虎》

3.鸟类的总称birds

二足而羽谓之禽。 —— 《尔雅》六禽。 —— 《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田有禽虞。 —— 《易·师》执禽者左首。 —— 《礼记·曲礼》。疏:“鸟也。”越禽不恋 燕。 ——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

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

4.鸟兽总称 birds and beasts。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动词

1.捕获鸟兽hunt

之日狩,允禽。 —— 《甲骨文合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战国策·燕策二》

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

2.通“”。捕捉capture; seize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一时收禽。 —— 《后汉书·张衡传》将军禽操。 —— 《资治通鉴》

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

3.战胜defeat

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 —— 《新序》

qínㄑㄧㄣˊ

详细解释

1.鸟类的总称。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家禽、飞禽。

2.姓。如汉代有禽坚。

捕捉。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qínㄑㄧㄣˊ

详细解释

1.指鸟类。

鸣禽、珍禽、禽流感、飞禽走兽。

2.〈书〉泛指鸟兽。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一套健身操)。

3.姓。

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30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848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809頁,第8

古文: 𢄕

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𡘋音琴。
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
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又,戰勝執獲曰禽。
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又,姓。
左傳》魯大夫禽鄭,《高士傳》禽慶。

又,叶渠容切,音窮。
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吿嘉功。

又,《字彙補》:龍支切,音離。〈魏志・和洽傳〉:諡𥳑侯子禽。

注解

〔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禸部

〔禽〕字拼音是qí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𠆢、离,五行属

〔禽〕字造字法是象形。本义是走兽总名。

〔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n] ⑴ 鸟、兽的总称⑵ 特指鸟类⑶ 古通“擒”:“不~二毛。”⑷ 姓。

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89窗口网整理。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禽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巨今切頁碼485頁,第3

禽走獸緫名。从厹,象形,今聲。禽、离、兕頭相似。

附注馬敘倫《六書疏證》:「禽,實『擒』之初文,禽獸皆取獲動物之義。禽字金文……皆从本書『田罔也』之『畢』,今聲。『畢』所以捕取動物,故即从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巨任反頁碼1130頁,第2行,第2

禽走獸總名也。頭,象形。從禸今聲。禽、离、兕,頭相佀。

鍇注臣鍇曰:「凶,頭象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巨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953頁,第3許惟賢1283頁,第6

禽走獸總名。

段注《釋鳥》曰: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許不同者,其字从厹。厹爲獸迹。鳥迹不云厹也。然則《倉頡》造字之本意謂四足而走者明矣。以名毛屬者名羽屬。此乃偁謂之轉移叚借。及其久也,遂爲羽屬之定名矣。《爾雅》自其轉移者言之。許指造字之本言之。凡《經典》禽字,有謂毛屬者。有謂羽屬者。有兼舉者。故《白虎通》曰:禽者何。鳥獸之總名。

从厹。象形。

段注厹以像其足迹。凶以像其首。

今聲。

段注巨今切。七部。

禽离兕頭相佀。

段注此猶魚尾同燕尾,能足同鹿足之意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獸足蹂地,故訓獸之總名。

因从禸,故訓獸之總名。後乃别為飛禽矣。

从禸,故曰走獸不曰飛禽。

白话解释

禽,兽的总称。字形采用“厹”作字根,像捕鸟之形,“今”是声旁。“禽”、“离”、“兕”三个字的顶部形状相似。

字形解说

甲骨文上像捕獸網之形,下像網具之持柄,本為捕捉禽獸之工具,在六書中屬於象形。金文繼承甲骨文構形,並添「今」表示音讀,變為上聲下形之形聲字。〈不其簋〉作,並將網柄的豎畫,後訛變為篆文下半的「禸」,形變規律和「萬」、「禹」等字同。戰國楚簡文字作「」,形符省略捕獸網之柄,從)省、今聲。篆文承金文從「」、從「禸」、「今」聲之構形,而隸書、楷書又本於篆文。《說文‧禸部》:「禽,走獸總名。从厹、象形,今聲。」「禽」字從、今聲。從,像有柄之捕獸網;從今,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本義為捕捉禽獸之工具。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3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920頁
4說文校箋第648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77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14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57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18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5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5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622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51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062頁【補遺】第18110頁
14通訓定聲第36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84頁【崇文】第5133頁
16說文句讀第2119頁
17說文新證第953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604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90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31頁,第3字

禽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irds, fowl; surname;; capture
  2. Geflügel (S)​, Vögel (S)​, Vogel (S)​, Qin (Eig, Fam)
  3. oiseaux

禽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禽(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禽(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禽(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禽(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禽(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禽(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禽(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禽(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禽(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禽(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