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感受性 零距离 吸头 光路 红蜻蜓 近些年 购置税

套种技术  无花果种植莲藕种植野菜种植太子参种植羊肚菌栽培猕猴桃种植香菇种植金针菇种植银耳栽培木耳种植

新疆的朋友,棉花的种植方法和其中使用到的农机具是什么呀?

发布时间:2023-12-18   来源:ssss   标签:棉花 品种 棉田 基肥 打顶 点击:2
内容提要:  尊敬的weti11:  农机具要用的,耕地一般用推土机,带着大的犁耙,播种机,除草机,打药的机器(小型和大型),收割机(割棉花杆),摘棉机(基本不用,有待推广)  棉花的种植:  棉花吸收养分量随其产量增加而提高,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

新疆的朋友,棉花的种植方法和其中使用到的农机具是什么呀?,第1张

  尊敬的weti11:

  农机具要用的,耕地一般用推土机,带着大的犁耙,播种机,除草机,打药的机器(小型和大型),收割机(割棉花杆),摘棉机(基本不用,有待推广)

  棉花的种植:

  棉花吸收养分量随其产量增加而提高,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0:03:10。氮磷钾肥用量比例约为1:065:10。一般将氮肥的40%做基肥,40%做花铃肥,20%在开始坐桃时施用。磷肥以做基肥全层施用为好,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棉花对锌和硼有良好反应,应注意锌肥和硼肥的施用。

  一、棉花的营养特征和需肥规律。(1)出苗到现蕾。棉花一生中的含氮水平以这个时期为最高。(2)现蕾到开花期。这时如氮素供应过多,常会引起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因而要避免施用过多氮肥。增施钾肥,可提高茎叶中含钾量,对茎叶中含钾量的提高尤为明显。(3)开花盛期到始絮期。生殖器官中磷和钾的含量迅速增加。磷、钾供应不足,均会影响对氮素的摄取。

  二、棉花施肥技术。

  厩肥、堆肥和氮肥。它们是棉田常用的农家肥,棉田一般每公顷(1公顷约合15亩)用30—45吨作基肥,高产棉田每公顷45—75吨。一般棉田,在每公顷施总氮1125-150千克的情况下,以纯氮375千克作基肥,与农家肥一起在耕翻前施入土壤(其余的在花铃期作追肥),可获得良好效果。中上等地力壤质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强,氮肥分两次施为好,一次作基肥施45%左右,另一次以在花铃期施55%左右为宜。地力较高,保肥能力强的棉田也可将适量氮肥一次作基肥;对土壤肥力较差,质地偏砂,保肥能力较差的棉田,氮肥可分3次施用,即基肥30%,蕾期追肥20%,花铃期追肥50%。

  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单作基肥施用也有良好效果。施用钾肥要根据地力状况而定,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一般中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35—150千克,中下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225千克左右。

  硼肥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严重缺硼的棉田(土壤有效硼低于02毫克/千克)每公顷用375-75千克施在播种沟或移栽沟、穴中作种肥效果很好。苗蕾期:棉花苗、蕾期对养分需求量不大,一般棉田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可以不施追肥。但棉麦两熟套种的情况下,由于棉苗在棉麦共生期间受小麦吸肥影响,长势较弱,需适当追肥以促进生长。在小麦收割后要尽快中耕灭茬,追肥浅水,一般苗肥用量每公顷约用尿素525-75千克或腐熟人粪尿2250-3750千克。

  磷肥主要作基肥使用,就可以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的需要,所以棉花一般不再追施磷肥

  希望我的答案你能满意!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了小麦栽培技术,如轮作和间作套种。

在轮作方面,汉代北方已出现小麦和粟或豆的轮作形式,宋代则在长江流域普遍实行稻麦轮作。

明清时期,北方的小麦、豆类和粟及其他秋杂粮的两年三熟制有很大发展,而且在山东及陕西的少数地方也出现了稻、麦两熟。

山西朔县还出现了包括小麦在内的5年轮作制,南方的浙江、湖南和江西的一些地方还产生了小麦和稻及豆的一年三熟制。

在间作套种方法方面,明代的《农政全书》和清代的《齐民四术》都记载了松江等地在小麦田内套作棉花的棉麦二熟制。

另外,在《农政全书》及清代《补农书》、《救荒简易书》和不少地方志中,记载了在小麦田内间作蚕豆及套种大豆等。

明清时期的林粮间作也有发展。《农政全书》中有在杉苗行间冬种小麦的记载。清代《橡茧图说》也记载了在橡树行间冬种小麦的经验。

在间作套种方法方面,明代的《农政全书》和清代的《齐民四术》都记载了松江等地在小麦田内套作棉花的棉麦二熟制。

另外,在《农政全书》及清代《补农书》、《救荒简易书》和不少地方志中,记载了在小麦田内间作蚕豆及套种大豆等。

明清时期的林粮间作也有发展。《农政全书》中有在杉苗行间冬种小麦的记载。清代《橡茧图说》也记载了在橡树行间冬种小麦的经验。

麦棉套作的特点是能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充分利用全年生长季节。 小麦利用了冬季和早春棉花所不能利用的时间、空间和光热水肥条件,并

且在带状播种的情况下,根系吸收营养的范围大,田间通风透光较好,有 利于发挥边行优势和减轻病害。麦棉共生期间,二者虽然存在着光、水、肥的竞争,这易导致棉苗生长弱、发育迟等问题,但小麦对棉苗也有防风

保温作用,有利于减轻大风、寒流对棉苗的影响。此外,由于小麦屏障,可 以减少棉蚜迁人,并能利用小麦田积集的瓢虫等天敌来控制棉蚜危害。

答:棉花施肥要掌握“足、轻、稳、重、补”的原则,即: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要获得棉花高产,必须因天、因地、因棉花长势科学施用肥料。主要方法如下:

(1)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主要有腐熟的堆肥、厩肥、土杂肥、饼肥、塘泥及绿肥等。基肥用量应达到全生育期总施肥量的60%~70%,一般中产棉田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碳酸氢铵25~30kg、过磷酸钙40~50kg、硫酸钾或氯化钾8~10kg、硼砂05~075kg。有机肥、磷、钾化肥和硼肥全部作基肥,结合秋冬或春耕施入,氮肥在移栽前半个月左右开沟施入10cm左右的土壤中。

(2)早施轻施提苗肥。苗期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施肥量要少,力争平稳早发。基肥用量少的地块,移栽缓苗后,每亩追施硫酸铵3~5kg或尿素2~3kg;壮苗和肥力高、基肥足的棉田可不施苗肥。套种棉花在麦收前后抢追“壮身肥”,每亩追施硫酸铵5kg,开沟施后覆土。沿江肥地,苗肥应以水粪为主,少施化肥,避免苗旺疯长。

(3)稳施巧施蕾肥。棉花蕾期根系吸收能力强,生长快,控制氮肥施用能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向生殖生长转化,因此必须看苗施肥。对一类棉田要以控为主,二类棉田要先控后促,可在盛蕾期以后亩施尿素2~3kg。对薄地弱苗棉田要以促为主,在盛蕾期亩施尿素3~5kg,达到蕾期搭架,花期接力,减少蕾花脱落的目的。如果基施有机肥、钾肥不足,此时每亩可补施饼肥25kg、硫酸钾或氯化钾5kg。一般田块在6月中、下旬追施蕾肥,应深施于13cm的土壤中,有利于棉花蕾期稳长。

(4)重施花铃肥。花铃期为棉花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出现高峰,需要营养最多,适时补充肥料对促成桃、防早衰、多结三桃、增加铃重起到关键作用。施肥上应控制棉株不徒长,对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以晚追肥,推迟到盛花期植株下部有1~2个大桃时进行,肥力低、长势弱的棉田,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重施。一般在7月中、下旬亩施尿素10~20kg,追施后还要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适时浇水和化学调控。

(5)补施盖顶肥。棉花生长后期,如发现有脱肥现象,如棉株主茎顶部红得早,叶色褪黄过早,盖顶桃结得不牢的早衰棉花,要及时补施盖顶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用1%~15%和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每次间隔7d,每亩叶面喷施肥液50kg。

(6)注意施用硼肥。棉花对硼比较敏感,施用硼肥可防治棉花“蕾而不花”症,提高成铃率。凡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时,应增施硼肥,做基肥每亩用硼砂05~075kg与有机肥和磷肥等混合施用。作根外喷肥,一般每亩用02%的硼砂溶液50kg,也可用金地来液体硼肥或20%的金地来速溶硼肥50g兑水50kg,在现蕾期至始花期叶面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d左右。

模式简介:小麦田预留西瓜行,早春覆盖地膜小拱棚种西瓜,然后在西瓜两边各栽-行棉花该模式在我省主产棉区均有应用,麦瓜棉套种模式中,小麦亩产350千克,产值525元;西瓜亩产3500千克,产值约l400元;棉花亩产95千克,产值约l500元

技术要点及参数:

1、小麦播种后,2米为-带,小麦播幅l米,预留空地l米

2、西瓜2月中旬塑料大棚葫芦根嫁接育苗,以解决重茬地发生枯萎病问题;3月下旬至4月上旬起垄大苗移栽l行西瓜,株距50公分,覆盖地膜,上扣小拱棚西瓜6月下旬收获

3、棉花在3月下旬营养钵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西瓜苗两侧打孔移栽2行棉花,株距33公分,亩栽l500株左右

4、小麦、西瓜共生期50~55天;西瓜、棉花共生期55~60天

5、西瓜和棉花定植前或灭茬时,每公顷施用厩肥45万千克,饼肥l50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4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450千克麦类按照常规大田基肥的60%施入作底肥 西瓜伸蔓前要勤施薄施速效肥料,可根外喷施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肥料或沼肥;西瓜膨瓜肥与棉花蕾肥按照膨瓜肥的施用量1次施用

6、西瓜苗期视苗情可喷施800倍的发苗灵或3000倍的802等植物生长素促进幼苗生长,瓜蔓长到70公分以上有徒长趋势时,每公顷可用735ml助壮素兑水450升喷施2次,控制其营养生长,促进坐瓜双蔓整枝、及时抹除生长点,防止瓜秧生长过旺

专家点评:

小麦冬季预留棉行和棉田封行前光热资源丰富,该模式在不影响小麦和棉花生产的前提下,巧妙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空间种植西瓜,以提高棉田经济效益,该模式适合全省麦棉套种两熟棉区。

以下为我国各主产棉省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的主要品种及新育成品种(系)的介绍:

1)鲁棉品种

鲁棉11号: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品种。丰产性好,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在黄萎病轻的年份或田块种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鲁棉12号: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中熟偏早低酚棉品种。优质、抗枯萎耐黄萎。适于山东棉区春播或麦棉大垅春套种植。

鲁棉13号: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牵头育成,属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的中熟陆地棉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是山东省目前较为理想的推广品种,适于轻(无)病地麦棉春套或直播。

鲁742系: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短季棉新品系。丰产、优质,抗枯萎病,对棉铃虫也有一定的抗性。1994年4月山东省审定,并确定在本省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2) 豫棉品种

豫棉4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中熟陆地棉抗枯萎病品种。1989年和1991年分别由河南和审定,该品种早熟性与综合性状好,丰产优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适于黄河下游棉区种植。1993年河南省种植57万亩。

豫棉9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早熟陆地棉品种。早熟形状突出,霜前花率高,高产稳产,纤维品质各项指标比较协调,符合纺织工业要求,抗枯萎耐黄萎。适于黄淮海地区麦棉两熟夏套种植。该品种1993年通过审定。

豫棉10号:郑州市农科所和商丘地区农科所协作育成,属中早熟陆地棉品种。高产、稳产、抗病,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霜前花率高,衣分高,适于河南省麦棉套种。

豫棉11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该品种为陆地棉和中棉(亚洲棉)的杂种后代,但其形态特征表现为陆地棉型,属春播品种。它综合了陆地棉和中棉的优良特征,成熟较早,霜前花率高,结铃性强,产量高,兼抗黄萎病,抗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广。适于河南省及黄淮流域麦棉春套或春直播。

3)新疆棉品种

新陆早1号:新疆石河子试验站育成,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1991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早熟、丰产、品质优,适于西北内陆棉区种植。1993年新疆种植182万亩。

新陆中4号: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品种。1992年通过新疆审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纤维品质优异,单纤维强力达407克,含糖22级,属微含糖量。商品检验出口合格率高,深受生产和外贸单位的欢迎。

4)“中”字号棉花品种

“中”字号棉花品种是近几年农科院棉花所育成的适合我国不同棉区和不同耕作制度需要的系列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植棉面积的50%左右,10年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达125亿元以上。

中棉所12:中熟陆地棉品种。为我国个产量和品质赶上和超过常规丰产品种的抗病品种。结束了我国棉花育种、区试、繁殖和生产上抗病品质与常规品质脱节、分离的局面,促进了棉花品种向兼抗、丰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其种植面积覆盖了我国黄河、长江和新疆内陆棉区,是我国自育棉花品种中持续时间长、种植区域和累计面积的品种。

中棉所16:早熟、抗病、优质,适于黄淮海棉区作麦套夏棉种植。该品种纤维洁白,绒长、细,可纺优质纱线和织品,兼抗枯黄萎病,可在带病棉田种植,是国家科委、农业部重大科技推广成果。

中棉所17: 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是适于麦棉间作套种的棉花新品种。1992年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已成为黄河流域的一个主导品种,现为河南省和国家麦套棉区试对照种。

中棉所19:中早熟陆地棉品种。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和Ⅱ级抗蚜虫,1992年和1993年分别由陕西、河南和审定。适于黄淮棉麦套种、病地和水肥地种植,更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中棉所21:是我国“八五”攻关首批育成的抗虫、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199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适合春白地和麦套春棉种植。

中棉所25 :属中早熟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旱、抗病,衣分较高,1995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另外,山西省的晋棉11号、辽宁省的辽棉9号,湖南省的湘棉10号于1993年种植面积均超过50万亩,至今仍深受广大棉农欢迎。

从近十年来我国各主产棉区棉花品种,可以看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棉花育种将呈现如下特点和趋势:

第一,育种速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第二,品种类型增多。为满足多种种植模式的需要,由中熟发展到早熟、中早熟、特早熟。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由单一常规棉发展到低酚棉、杂交棉、抗虫棉、抗旱棉等多类型并举。

第三,品种的抗病性由单抗向兼抗、多抗发展。目前抗枯萎病的品种较多,抗黄萎病的品种较少且抗性偏低。随着当今黄萎病在我国各棉区的日趋加重和蔓延,抗黄萎育种仍是下一时期的努力方向。

第四,育种目标由追求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转向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等综合性状的普遍提高和改良。

第五,基因抗虫棉育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

第六,有色棉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将成为一门新的课题。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种植业面临着“作物结构调整、品种结构调整、品质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任务,而棉花是产业关联度最大的大田经济作物,棉花产业结构调整涉及棉纺工业、棉花加工、流通和贸易、棉花生产、棉花科技进步等。因此,依靠科技,面向国内外市场,调整棉花品种、品质和生产布局结构,促进棉农增收,提高棉花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棉花行业的重大任务[1]。发展棉花生产,重点在单产、关键在技术,而麦套棉花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栽培措施。近几年,不少棉农虽然掌握了部分麦套棉的高产技术,但良种必须与良法配套,进行规范化栽培,才能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实现麦套棉的高产高效。现将麦套棉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应当选用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进行种植。一是选择适宜麦棉配套的小麦品种。小麦应选用优质高产、矮秆、抗倒、抗病、晚播早熟和叶片上举的品种。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潜力及优势,减少麦棉共生期小麦对棉花的影响。可选用郑麦9023、豫麦18、神麦2号、偃展4110等品种。二是选用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棉花新品种。生产中必须选用抗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优质高产抗虫棉品种。因为改善棉花品质和产量提高的内在因素便是选择良种。可选品种有奥棉2号(奥瑞金)、鲁棉研15、神棉1号、开棉5号等,棉花种子芽率应大于90%。

2配置模式

采用规范配置模式6-2式,其标准是:占地100 cm,播种小麦6行,预留棉花宽80 cm,即6-2式带宽共180 cm。该配置模式下,小麦收获后棉花呈宽窄行配置。宽窄行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移栽地膜棉增加地温促苗早发,利于移栽和地膜覆盖等田间管理,棉花窄行行距至少达50 cm,平均行距为90 cm。此方法能有利于建立棉花大中等个体的大群体结构,获取高产。

3育苗

运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技术是缓解棉麦共生期间小麦对棉花的不利影响、解决棉花生长季节不足的有效措施。营养钵育苗是移栽地膜棉的主要环节,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基础,营养钵育苗就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技术措施。苗床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势平坦、无枯萎和黄萎病、无盐碱的地块,一般长10~15 m、宽13~14 m、深18~20 cm,钵体以直径65~80 cm、高85~100 cm为宜。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加强苗床管理,培育矮壮苗。

4移栽

移栽时间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移栽前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覆膜打孔移栽。麦收后要抓紧时间进行管理,管理要“抢”字当头,实现早栽早管早促早发,及时追施棉花苗肥、浇水,并及时进行中耕灭茬,提高地温,促棉苗健壮生长。为实现麦棉的高产,必须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移栽地膜棉前期个体大、发育快、单株生产力高,为了提高群体生产能力,根据当时的地力和肥料情况而合理密植,结合选用的品种、棉株生长、株间关系、种植模式等综合确定,达到各个产量要求的最优组合。通常适宜的密度为:常规抗虫棉品种27万~30万株/hm2;杂交抗虫棉品种255万~270万株/hm2。

5平衡施肥

根据麦棉两熟生产发展对营养的需求,毛树春等(1997)研究提出“增施有机肥,经济施用氮、磷肥,强调施用钾肥,补施硼、锌微肥”的麦棉两熟平衡施肥原则。同时,欲使棉花高产出,必须高投入,施足底肥对促进棉花高产更为重要[1]。最佳施肥量:在施有机肥30 t/hm2的基础上,施尿素525 kg/hm2、过磷酸钙975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同时增施硼锌微肥15~30 kg/hm2,这样才能满足棉花高产的需要。1/2氮肥基施,另外1/2作追肥分别于初花期和花铃期施入;有机肥、磷钾肥和硼锌肥作基肥于移栽前一次施入。应加强育苗移栽地膜棉的中后期管理,进行根外施肥,于8月下旬至9月旬每7~10 d进行叶面喷肥1次,喷施1%~2%尿素溶液+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3~4次。从而充分发挥育苗移栽地膜棉的增产优势,做到早发不早衰。

6植株管理

由于棉花生产投入大,管理复杂,用工量多,如何节约成本,做到省工高效,提高产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提高效益,对棉花进行简化整枝非常重要[2]。棉花简化整枝技术就是不除叶枝,只进行打边心、抹赘芽、打老叶、打顶等措施。对棉花进行简化整枝后,叶枝发达,单株占用空间大,为确保正常发育,减少株数,进行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宽行130~150 cm、窄行50 cm、株距33~40 cm,达到增大行距、减少株距、合理密植的目的。据试验,果枝始节以下第1个叶枝2片叶打顶即会长出果枝,第2个叶枝3片叶打顶也会长出果枝,第3个叶枝4片叶打顶才能长出果枝[3]。并要掌握好叶枝的打顶时间和打顶方法,打顶时间过早过晚均不好。以叶枝长出3~4片叶时打顶为宜,一般应在第1果枝出现后,分2次打完。打顶时要看准叶片数,下部叶枝留3片叶打顶,并打去1心1叶,不可留叶过多或过少。打顶是棉田整枝技术最重要的措施。适时打顶可打破顶端生长优势,改变体内养分运转和分配,使养分运向结实器官,使之多结蕾铃,增加铃重[2]。打顶以“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为原则[4],一般7月10日开始打顶,7月20日打顶结束。

http://wwwwenku1com/view/2840DC2DF2AD9FBEhtml

7全程化控

全程化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棉花种植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必须与棉花品种、种植密度、肥水状况、棉花长势、气候条件等因素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5]。全程化控对棉花的生长既有控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前期施用具有促下控上的作用,中后期主要是塑造理想株型,控制棉花旺长,简化管理。在全程化控过程中应本着少量、多次、灵活的原则,遵循“早、轻、勤”的方法。为提高种子发芽率,达到出苗早、苗齐、苗壮,播种前用缩节胺拌种,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用缩节胺进行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03%~005%;拌种棉田在二至三叶期可不进行化控,未拌种棉田苗期可在二至三叶期使用缩节胺30~75 g/hm2进行化控;蕾期化控应掌握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蕾期和初花期使用缩节胺12~15 g/hm2,以使棉株生长整齐;开花结铃期,生长发育旺盛,为有效抑制上部果枝和植株生长,此时喷施缩节胺30~45 g/hm2。该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减少中上部果枝蕾铃花的脱落,应当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加快棉铃的生长发育,提高坐铃率[5]。

8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黄泛区农场一些耕作制度的改变、棉花品种更换、重茬时间长等原因,棉田病虫害、杂草仍对棉田构成威胁,限制棉花优质、高产。应调整作物布局,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轮作倒茬。部分田块有红叶茎枯病和黄萎病、枯萎病发生。对红叶茎枯病要注意培肥地力,后期多喷施磷酸二氢钾;对黄萎病、枯萎病发病重的地块要及时进行轮作倒茬。抗虫棉并非无虫、无病棉,因此对红蜘蛛、地下害虫、盲蝽象、棉蚜等无抗性,麦收前后要注意防治棉红蜘蛛、棉蚜,中后期要重点注意白粉虱、盲蝽象等的防治。对杂草的防治,首先在整地覆膜前喷施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封闭,可施50%乙草胺15 L/hm2;在棉花生育期间进行行间定向喷雾,用农达或草甘膦等药剂,以消灭行间杂草。病虫草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将病虫草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

猜你想了解
种植专题
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

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年总产量...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是反季节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作用是保护喜温植物御寒,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

生态种养

生态种养

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是现代家庭园艺生活的一部分,阳台种菜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口感酸甜,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美容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