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guǐ ㄍㄨㄟˇ

讠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8BE1
汉语字典

讠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gui

guǐ

形声字

YQDB

IVNMU

SRGY

37712

6111

2578

8BE1

[45351355] 点、横折提、撇、横撇/横钩、横、撇、横折钩、竖弯钩

诡字概述

折叠展开

〔诡〕字拼音是guǐ 部首是讠, 总笔画是8画。

〔诡〕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木。

〔诡〕字仓颉码是IVNMU 五笔是YQDB 四角号码是37712 郑码是SRGY 中文电码是6111 区位码是2578

〔诡〕字的UNICODE是8BE1。 十进制为35809,UTF-32:00008be1,UTF-8:E8 AF A1。

〔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次常用字

〔诡〕字的异体字是

诡的笔顺

折叠展开

诡的意思

折叠展开

guǐㄍㄨㄟˇ

基本解释

欺诈,奸滑。~称。~道。~诈。~辩(➊无理强辩;➋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论”)。

怪异,出乎寻常。~异。~怪。~秘(隐秘难测)。~谲。

责成。~求(责求,索讨,如“~~无已”)。

违反。言行相~。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同本义instruct a person or an organization to fulfil an assigned task

诡,责也。 —— 《说文》自诡灭贼。 —— 《汉书·赵充国传》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 —— 《汉书·京房传》

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3.违反,自相矛盾contradict

诡,违也。 —— 《西京赋》注引《说文》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 —— 《贾子道术》诡自然之性。 —— 《淮南子·主术》古今诡趣。 —— 《淮南子·辩亡论》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 《吕氏春秋·淫辞》

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4.隐蔽;隐藏hide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形容词

1.怪异,奇异eerie; queer; strange

其名为吊诡。 —— 《庄了·齐物论》诡文回波。 —— 《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 汉· 班固《西都赋》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2.欺诈;假冒deceitful; treacherous; crafty

持诡辩以中伤人。 —— 《汉书·石显传》求利之诡缓。 —— 《荀子·正论》。注:“诈也。”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 —— 《汉书·苏武传》

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6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158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132頁,第20

唐韻》:過委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𡘋音垝。
說文》:責也。
前漢・京房傳》:臣出守郡,自詭效功。〔師古註〕自以爲憂責也。孔融〈薦禰衡表〉: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繫單于。〔註〕自責必繫單于也。

又,《玉篇》:欺也、謾也。
類篇》:詐也。
榖梁傳・文六年》:詭辭而出。〔註〕不以實吿人。

又,《玉篇》:怪也。
莊子・齊物論》:是其言也,其名爲弔詭。〔註〕弔詭,至怪也。

又,《增韻》:異也。
前漢・劉輔傳》: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聖心者。〔師古註〕詭,異於衆也。
後漢・班固傳》:殊形詭制。〔註〕詭,異也。

又,違也。
前漢・董仲舒傳》:有所詭於天之理與。〔師古註〕違也。

又,毀也。
後漢・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註〕激,揚。詭,毀也。

又,《廣雅》:詭隨,小惡也。
詩・大雅》:無縱詭隨。〔註〕不顧是非,而妄隨人也。

又,《廣韻》:橫射物爲詭遇。
孟子》:爲之詭遇。〔趙註〕橫而射之也。〔朱註〕不正而與禽遇也。

又,譎詭,變化也。張衡〈東京賦〉:瑰異譎詭。

又,《廣雅》:詭犀,總也。總,音思。

又,《正韻》:戾也。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司詭星出西方。〔孟康註〕星大而有尾,兩角,熒惑之精也。

又,邑名。
史記・秦始皇紀》:將軍蒙驁,攻魏氏畼有詭。〔註〕畼有詭,魏邑名。

又,姓。
左傳・莊十六年》:晉武公伐夷,執夷詭諸。〔註〕詭諸,周大夫。夷采,地名。

又,人名。
史記・齊世家》:桓公長衞姬生無詭。
左傳》作無虧。

又,通作恑。陸機〈辯亡論〉:古今詭趣。〔註〕詭,變也。同「恑」。

集韻》或作謉、譌,《正韻》亦作佹、傀。

注解

〔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詭〕字拼音是gu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危

〔詭〕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言,危聲。本义是責成,要求。

〔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uǐ] ⑴ 欺詐,奸滑⑵ 怪異,出乎尋常⑶ 責成⑷ 違反

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89窗口网整理。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過委切頁碼76頁,第5

詭責也。从言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句委反頁碼213頁,第6行,第2

詭責也。從言危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過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399頁,第7許惟賢180頁,第10

詭責也。

段注《漢書》。況自詭滅賊。孔融表云:昔賈誼求試屬國。詭係單于。

从言。危聲。

段注過委切。十六部。今人爲詭詐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責也。詭詐當作譌。

詭詐亦作恑,實當作危,傾危也。

責也。詭詐之詭為譌字之假借。譌在十七部,轉十六部,故借用詭(十六部)。

責也。詭詐當作譌。

白话解释

诡,责令。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危”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危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言」為義符,表示是與言語有關的動作;從「危」為聲符,在部分義項中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危」字本義為「在高而懼也」,文獻中常用為「不正、偏頗」義,此義與「詭」之「欺詐」義相近,故有兼義功能。就此義而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1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21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72頁
4說文校箋第105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98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34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60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4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1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2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105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78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133頁【補遺】第16458頁
14通訓定聲第209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16頁【崇文】第861頁
16說文句讀第300頁
17章授筆記第11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14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272頁,第6字

诡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eceive, cheat, defraud; sly
  2. listig
  3. rusé, astucieux, habile, tromper, tricher, frauder

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