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不锈钢管 如何使用 如果你喜欢 宗教界 经办人 匠人 在与

兰花种植  无花果种植莲藕种植野菜种植太子参种植羊肚菌栽培猕猴桃种植香菇种植金针菇种植银耳栽培木耳种植

赏析 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

发布时间:2023-08-10   来源:ssss   标签:木兰花 东坡 下片 高邮 词人 点击:6
内容提要: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

赏析 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第1张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

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

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

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

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环境描写,把人物限定在回廊的一个典型的环境里,使这场会面更加难忘。就是在这个回廊里,他们幽情暗结。

也许是初恋使人难以忘怀,在《虞美人》一词中他写有“回廊一寸相思地”;在《红窗月》中写有“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为这首词的一个重要意象。

扩展资料

原文: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清代: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译文: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注释:芙蓉”又称为“荷”、“莲”。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

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这里则刻画了一位如荷般美丽、和谐、恬静的女子。

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鬟(huán):总发也。

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直为:只是由于……。 

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回阑:曲折的栏干。阑,同“栏”。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花》 减字木兰花·花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咏物 , 写花牡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细的手里。朦胧的月亮月光淡淡,时不时吹起微风来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风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耸的发髻垂到两只耳朵下了。谢谢春姑娘的巧夺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红艳,更像是美人肌肤透出的红。

赏析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词的一开头就来赞美花:开头两句写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从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花妖艳迷人的姿色,“黄金蕊绽红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称号,可见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结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细的手里。“金”花与“玉”人相映成趣,柔花与纤手,“宜”字贯串,构成了睡女侧睡拈花图,美丽极了。

“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特写美女的朦胧美。“淡月”本是“朦胧”的,它好像柔纱,罩在美女的肌体上,更是玲珑剔透的。加仁轻轻的微风,拂弄著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个“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月”与“风”给予美女的情爱多么深。静动结合,美上加美。通过对环境的衬托,带给人一种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衬映,月亮将人和花照得洁白无瑕,花偎依着人的手,享受着微风,烘云托月的写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场景。

下片,写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写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气中,美女不知不觉地如同醉汉进人梦乡,很熟很香。那高耸的发髻慢慢地垂到两耳之下了。“温香”与“熟美”两个偏正词组的结合,恰好生动描绘了睡美人的妩媚神态。那个“醉”也选用精当。除“醉”睡外,再也不会有别的熟睡的情态呈现。

最后一句,“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最后两句点明本词的题旨“不是花红是玉红”。这位朦胧的白中透红肌体的美女,不是花红胜过花红,还是得“多谢春工’。没有造化万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风、造美境,哪会有“温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花》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春。当时,词人到徐州任职。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词人作“玉钗半脱云垂耳”诗以答之。李仲谋家有周防《名画记》,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词人作《续丽人行》 。以为意之不尽,词人又作本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唐代·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咏物 , 赞美砚石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宋代·苏轼《洞仙歌·咏柳》

洞仙歌·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咏物 , 柳树 , 同情少女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清代·查慎行《晓过鸳湖》

晓过鸳湖

清代 : 查慎行

咏物 , 写水依恋

减字木兰花(花心柳眼)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独为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注释

《减字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木兰花》,后作词调名。有减字、偷声、慢等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五十五字者为《木兰花》体。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前后起两句,仍用仄韵七言,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始有两仄两平四换韵体。《减字木兰花》又就《偷声木兰花》起两句各减三字,共四十四字,另成一体。《乐章集》注仙吕调,《减字木兰花》始于柳永,盖又就偷声词两起句各减三字,韵则仍旧耳。此阕写于远游之第三年即景德二年(1005),亦为闺怨词。分别之后又反复来写“代闺怨”,这其实说明,柳永与妻子闹翻之后,亦是追悔莫及的,故始有其后对妻子的思念之词。花心柳眼:谓花初生蕊,柳初吐芽。花心,花蕊。柳眼,早春初生之柳叶,如人睡眼初开,因以为称。此句双关,既写初春美景,又以花柳喻佳人才子。“郎似”句:承上句,以柳丝牵惹好花,喻郎牵思妇之心。游丝,谓柳丝。独为谁怜:“谁为怜(我)独”之倒,意谓谁能怜我孤独呢?深房密宴:深房,深邃的房舍,谓深宅大院。密宴,亲昵的小型宴会。此句从思妇眼中写游子。“争向”句:谓怎奈你成天在良辰美景中与人聚会。绿锁窗前:谓雕花精美的窗前一片绿色,春意正浓。锁窗,雕刻或绘有连环花形的窗子。锁,亦作“琐”。废管弦:谓懒于听歌。

评析

此词比喻新颖,反复抒写,将思妇因思念游子而慵懒之态写得生动可掬。首二句连用三喻,将思妇对游子的感情写得惟妙惟肖。“独为”二句写思妇之孤独慵懒。下片首二句写想象中的游子经常与朋友聚散,是怨语,也是情语。“绿锁”二句复写思妇慵懒之状。全词生新尖俏,得古乐府逸致。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原文: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翻译及注释

翻译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濛濛,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注释 1、初:刚刚。2、解:能、知道。3、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4、酥:酥油。5、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6、休辞:不要推托。7、颠倒:纷乱。8、红英:落花。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简析

 整首词可以这样理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著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从词中「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等语句可以看出,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早春(或初春)。这与韩愈原诗的意思相符。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阳春、晚春的话,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与人生的兴衰就有可比性。根据韩愈的意思,早春就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苏轼采用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颠之倒之。那么,读者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东坡时年28岁。此时,东坡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过宝鸡,重游终南山。其弟子由闻之,寄《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东坡次韵,并作此词以寄。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鉴赏

 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的了。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 唐代 ,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人生易老天难老」。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东坡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何不改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常归。」「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带有醒世之意的恒言。不要等到春离开人间吧。否则,将是「红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子由《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一开头就说得好:「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诗词作品: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 春天、惜春

纳兰词·减字木兰花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词译

夜风飒飒,落花如雨,烛影幢幢,洒落惨光如水。

此刻,你是不是又想起了那青梅竹马却成为妃子的表妹?此刻,你是不是想说,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不然,为何青衫有泪痕?不然,你为何想起那么凄绝的韩凭故事?

明天,希冀许久的明天,便是相会的日子。可你,你却不知,要说什么。

说幽意?说相思?诉衷情?夜深了,梧桐叶上,飘落春雨潇潇。想起古老的诗歌,你欲语泪先流。

一缕香魂未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评析

这首词大概是容若为宫中的恋人而作。上阕言苦恨相逢太晚。首二句连连用典,“花丛冷眼”,化用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己不再寻花觅柳,经过“花丛”且懒于回看,这半是缘于修道,半是缘于你。此处容若用“冷眼”代之“懒回顾”,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忠贞之情,较之元稹,更甚矣。次句“自惜寻春来较晚”,用的是杜牧与湖州女有约,因寻芳来迟而未成的典故。据说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湖州,认识了一位姣美少女,只是尚未成年。杜牧和少女的母亲约定,再过十年,待少女成人时来娶。十四年之后,杜牧出任湖州刺史,而长大成人的姑娘已在三年前嫁人生子。杜牧感叹之余,做了一首《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容若用此典,也谓自己与所恋女子擦身而过,无缘结为夫妻。接下两句是“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今生难见,既说明对方未死,又表示容若欲见而不能,此之苦情凄然销魂,令人怅惘彷徨于无地。

然而爱恋之心无可化解,总是深深思念她。“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心中所念的绝代佳人一定会理解这样相思的苦楚。“不信”二字,语出决绝,掷地有声。末句,“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再用韩凭故事,以第二人称“卿”寄希望于对方,口气绝似以词代柬。韩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韩凭为宋大夫,娶妻何氏,是一绝色美女,康王下韩凭于狱,夺其妻,其妻密传书韩凭,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于是韩凭自杀。何氏设法使身上衣服腐化,与康王登高台,趁康王不备,纵身跳下,康王连忙拉住她的衣服,因衣服早经腐化,衣裂人坠而死。她留遗书于衣带上,求与韩凭合葬,康王又恨又恼,故意把他们分葬两处,遥遥相望。不料,一夜之间,两座坟上各长出一棵梓木,根连于下,枝连于上,有二鸟如鸳鸯,栖于枝上,旦暮悲鸣。容若和韩凭怅恨无奈相当,韩凭妻被宋康王所夺,身为下僚无能为力,唯有悲泣而已,与妻子也只有死后魂魄化鸟相守。这种遭遇和眼睁睁看着恋人被送入宫的容若何其相似?而只有人入深宫,而非其他去处,才使执着王孙如纳兰者,也感叹绝无再见的希望。此阕最是凄厉,锋芒直指帝王。

纳兰词·减字木兰花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词译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万水千山面前,他是个漂泊的左括号,闺中的伊人,可是苦苦等待的右括号?

牵手,两人的爱才能完整。然而,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青鸟不传云外信,已有数月。被思念灼伤的你,挪移天下的高山,用来望归。

你相信,必有菊,开在家园的南山。必有落花,飘若伊人的裙裾。只是,再也不能伤春。

病中,空空的杯盏,装满天涯,装满故乡,装满八月十五奔走相告的月光。

评析

这是一首缱绻清远的相思之作,写法颇为清奇巧妙,像是夫妇书信往来问答。

上阕以闺中妻子的口吻说相思。“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起句化用韦庄《木兰花》“万水千山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拓开境界,写梦魂飞渡万水千山,于私情中写出高远苍茫。那妻子为何要梦魂远渡呢?因为整日春风吹来,台阶上的草都绿了,而所思之人却没有音书寄来。“没个音书”,用的是明白如话的口语,像极了妻子埋怨娇嗔的口吻。而“尽日东风上绿除”,明是写景暗写心情,反衬出妻子如萋萋芳草般的愁情:东风吹绿满阶绿草,一片春光照眼,这本是赏心悦目之景,却因为东风无法为她传递书信而显得凄然。

下阕以远行在外的丈夫的口吻嘱对,说他与妻子一样地相思着。“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故园春色美好,你就把一腔心思寄给落花吧。“落花”一语双关,寓指的是飘零在外的丈夫,其本身则是指即将消逝的美好春色,所以才有后句的“莫更伤春”。而“莫更伤春”中的“春”,既是实指,也是虚指,指眼前春光,亦是指两人的感情牵挂。这三句可谓词约义丰,含蓄蕴藉。末一句“同是恹恹多病人”,情意深长,道出两人心有灵犀为情所苦的情状。“恹恹多病人”化用了《西厢记》:“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书中,书生张君瑞闲观普救寺之时,巧遇了寓居于此的相国**崔莺莺。二人相爱,却遭到父母反对,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原诗句“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栏杆,目断行云”,是描绘崔莺莺的相思苦状,流淌着忧伤愁闷的情绪,可谓中国古代女子共同的心语诉说。容若化用其语,却不易其景,不改其情,与整首词词境十分相合。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原文: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翻译及注释

翻译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注释 1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2赵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据东坡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自杭还朝过高邮为赵昶作《四达斋铭》引云:「高邮使君赵晦之」。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3梭(suō):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4拟奈何:打算怎么办。5官况阑珊(lan shān):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6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语出《论语·子罕》:「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谓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赏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著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四月东坡自杭返朝过高邮之时。是时,词人与高邮令赵晦之再一次相见,感慨颇多,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诗词作品: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 回忆、友人、感慨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猜你想了解
种植专题
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

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年总产量...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是反季节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作用是保护喜温植物御寒,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

生态种养

生态种养

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是现代家庭园艺生活的一部分,阳台种菜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口感酸甜,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美容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