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会被淹死?等等……真有这回事吗?

畜牧养殖013

鱼为什么会被淹死?等等……真有这回事吗?,第1张

鱼为什么会被淹死?等等……真有这回事吗?
导读:鱼真的有可能淹死不过就像鸟有可能摔死,鱼同样有可能会淹死。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笑话,首先我们得给淹死下一个写意,根据人类的经验,所谓的淹死指的就是在水中窒息而死,而非常巧的是,这种现象在鱼类身上并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现象。就算不过那些秘林仙境,

鱼真的有可能淹死

不过就像鸟有可能摔死,鱼同样有可能会淹死。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笑话,首先我们得给淹死下一个写意,根据人类的经验,所谓的淹死指的就是在水中窒息而死,而非常巧的是,这种现象在鱼类身上并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现象。

就算不过那些秘林仙境,很多人应该也看过鱼呼吸空气的场景。在大雨来临前的池塘,远看会感觉似乎有无数的小雨点打在水面上,细看才发现是一张张小嘴在水面上一口一口地吸着气。这些鱼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来吸空气呢?这是因为水中的氧不够了。

水分子虽然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成,但是它们之间可牢固了,是不能用来呼吸的。鱼类呼吸的氧是来自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分子,就像砂糖溶解在水中一样。但是空气溶氧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在比较标准的情况下,大约是20℃、100kPa,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

这是数值是非常低的,要知道空气中的氧含量为300mg/L,足足是水中可怜氧含量的33倍之多!而且因为大气连通流动,无论春夏秋冬、极地还是赤道都相当稳定,就算是在山火肆虐的澳大利亚,也几乎没有什么波动。所以用肺呼吸的动物除非溺水或者被困在了封闭空间中,否则是不会呼吸困难的。

反观氧含量可怜的水体,不仅受到水体本身的限制,氧溶解量不尽相同,还存在很多其它的影响因素,例如气压、水温、水体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数量。当水中氧含量低于5mg/L时,部分鱼类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而上述条件中在现实世界中都存在相应的实例,让我们来说说吧!。

低气压缺氧

先说气压,我在鱼塘看到的现象正是如此。在大雨前会出现低气压(风湿患者关节痛也是因为低气压,与“湿”并没有关系),气压降低了,那么理所当然地,能够溶解进水中的氧也会变少,而鱼塘中的鱼密度又很高,所以它们必须要来到水面,用嘴主动让空气穿过腮部的水流,来缓解缺氧症状。

低温缺氧

其次是水温,这也很好理解,正如越热的水溶解砂糖的速度就越快,低温下水的氧溶解量也会变得相当低。我们可能听过这么一个传说——在北方,当冰封河流湖泊时,只要在冰上凿一个洞,鱼就会自己跳出来。这可不是传说,鱼真的会跳出来,因为低温本来氧的溶解量就比较低,加上冰将湖面封住,得不到来自空气的补充,鱼将一直处于缺氧状态下,这时一个冰窟窿无疑有巨大的诱惑力,很多憋得不行的鱼因为太激动,就不小心跳出来了。

最后一个比较有意思,低温会让水体缺氧,那么在热带是不是鱼类就一直会活在自由呼吸的世界里了呢?并不是,恰恰相反,热带的水体其实是最缺氧的环境之一,在真正意义上会直接淹死的鱼就生存在热带。

生物缺氧

这是因为热带的气温适宜,各种小生命非常活跃,其中以藻类最为繁盛。但是藻类与陆地上的木本植物不同,它们的生命形式微小,很难稳定地保存有机质,这就导致它们繁荣的同时会带来大量“遗体”,这些有机质就会被水中的好氧细菌分解,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在过去几年,我们可能听说过因有机磷排放的污染,曾大面积出现过“赤潮”现象,这正是因为磷是藻类生长的 *** ,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等8个门类的数百种藻类就一起疯长,结果水体中的氧被耗尽,鱼虾纷纷窒息死亡,可以说都是淹死在水中了。

真正的、会溺水的鱼

所以最后要介绍的是两种真正可以通过“最传统的手段”淹死的鱼,一种是在花鸟市场很常见的,个头极小但鲜艳美丽的泰国斗鱼,它们因为生活在缺氧的热带河流中,所以进化出了一种用来从空气摄取氧的器官,叫“迷鳃”,而用于水中呼吸的腮则大幅退化,所以如果把它们长时间按在水中不露头,是会淹死在水中的。

无独有偶,亚马孙雨林中的巨骨舌鱼也因同样的环境压力而进化出了更特别的结构,它们的膘已经进化得与爬行动物的肺非常接近,像蜂窝一样多孔且布满血管,通过吞咽空气满足身体主要的氧气供给,同样,你太久不让它换气,巨骨舌鱼也真的会溺水而死的……

鱼是会被淹死的。水里面是含有氧气的。当水里面的氧气耗尽,鱼一样会被淹死。

淹死的概念是在水中因为缺氧而憋死。人在水里是没办法呼吸,但鱼可以通过腮部特殊的血管结构,从水里获得足够生存和运动的氧气。鱼靠鳃呼吸,当鳃失去功能后,鱼无法从水中得到氧或者水里面氧气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机体会因为缺氧而崩溃,而导致死亡。

你们知道克里洛夫的寓言“梭鱼”吗?根据检查官──狐狸的提议,梭鱼被判决沉溺到河里去。事实上棱鱼和其他的浅水鱼是可以在海洋和湖泊的深处溺死的。要证实这一点,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直径4~5厘米、长30~40厘米的玻璃圆筒中装满水,在水里面放一个小瓶,又在小瓶的颈上套上一个薄的小橡皮球。假如小橡皮球中的空气很少,而小瓶又比较重的话,那么它就沉到水底去。还可以选择一个比较轻的小瓶,把小瓶套上小橡皮球一起放到水里去,它将会浮起来,然后在小瓶中添加一些水使它勉强能保持在水面上。

假如把小瓶沉到25厘米的地方,它就不再浮起,而是沉到水底。即使用小棒把它提升到离水底5一10厘米的地方,待收起小棒以后它仍然继续沉下去。只有使它升到较高的地方,它才会自动地重新浮到水面上。做过几次的这样的实验之后,您将会发现,在圆筒中存在着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如果把小瓶沉到这条线的上面或者使它从水底升到比这条线高的地方,它都会自动地浮到水面上。同样,如果把它沉到这条线的下面去,或者使它从水底升到比这条线低的地方,它就下沉,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呢?我们说小瓶之所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和套在瓶上的小橡皮球的重量比和与它们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要小。随着小瓶的下沉,水的压力增加,小球的体积便缩小。如果小瓶没有达到分界线以下,缩小的体积还不够多,它们所排开的水的重量仍然比它们本身的重量要大些,因此能够自动地浮到水面上。但是如果在“分界线”以下,在压力增加的影响下,小瓶和小橡皮球的总体积减小到如此程度,以至于它们的重量变得比被它们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大,于是就沉到水底去。

小瓶和小橡皮球沉的越深,它们的总体积就变得越小,下沉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它们和水产生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达到某一个速度的时候摩擦力与下沉的力(小瓶和小球的重量与它们所排开水的重量之差)相平衡,它们就以不变的速度向着水底下降。在实验中,因为圆筒不够高,所以还看不到这种现象。

这样看来,鱼生有鳔,它用伸缩肌肉的办法来改变鳔的体积,这样就改变了身体的比重,于是可以任意的下沉、浮起或者停留在某个深度上。不过鱼类如果下沉到一个很深的地方,到了“临界限”的深度以下,外界压力就显得变的如此之大,以至于它的肌肉的作用和鳔中空气的弹性都显得不够,不能使它本身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于是它就不由自主地沉到水底去而再也起不来,这也就是“溺死了”。当然鱼类的鳍和尾还可以帮忙它往上升,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话,这样做也是没有用的。生活在深海的鱼类,由于它们的骨骼非常薄能适应很大的外界压力(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因此,在很深的地方,它们生活的照样很舒服。如果我们把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弄到“临界线”的深度以上,那么它身体内部的很大的压力将不能被外面较小的压力所平衡,于是,它就要“膨胀”直至浮到水面上,有时把内脏全要从口中吐出,也会因此而“炸裂”死亡。

所以说,常年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不能到海洋上层生活更不能进入淡水里生活。相反,淡水鱼类也不能进入海洋里生活。生物体和生活环境的统一也是这个道理。

一阵大雨之后家里养的鱼都死了,可能有以下原因:

1 机械损伤:暴雨引起外面的水大量进入鱼塘,鱼儿在迎水,特别是池塘本身水质不好的塘口,数量众多的鱼儿拥挤在一起,跳跃,造成鱼体机械性损伤,体质下降,之后感染细菌而发病。而且暴雨停止之后,鱼儿都会继续激烈的运动,造成损伤。

2 应激:降雨对池塘水体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水体迅速上下对流,水位增加,理化指标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包括水温、PH值、溶氧、浊度、盐度、总硬度、总碱度、氨氮、亚盐等等理化指标。仅仅水温变化太大都会造成鱼类出现强烈应激,如果温差瞬间超过3℃,突然的代谢变化有可能会导致鱼儿温度休克甚至死亡。这里面还包括许多连锁反应,降雨造成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池塘溶氧进一步下降等,所以降雨对所有水生动植物的应激是非常强烈的。这就显得水体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在雨前的水质护理工作是水产养殖在梅雨季节最重要的工作。

3 缺氧:雨后转晴,天气依然闷热,鱼类生活在流水里,鱼群密度也没有养殖环境下这么大,水中溶氧充足,足够鱼群所需。 但对于养殖鱼塘来说,在高温闷热天气,如果鱼塘增氧不够,极易造成养殖水体溶氧下降,水质环境恶化。所以基本上,每5亩的鱼塘,至少就得有一套增氧设备。

综上所述,在大雨过后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机械损伤、应激反应以及缺氧等因素。

“哈尔滨天价鱼”。江苏游客陈先生称,大年初二被导游带进了哈尔滨某景点附近的一家餐厅,结果发现鱼的价格只有398元(鳇鱼)和298元两种。之后,他们点了三条鱼。结账时,竟然高达1万多元,其中鳇鱼为5731元(共消费14。4斤)。陈先生认为店家写多了斤两,存在“宰客”行为,双方发生争执。按陈先生的说法,突然店里冲出十几人逼他们付账,老人被打。报警后,民警没有妥善处理,称“解决不了,就要先拘人”。陈先生无奈付钱,之后在网上 *** ,并晒出了自己受伤的照片。而店家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明码标价”。

“天价鳇鱼”舆论三度反转 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针对哈尔滨“天价鳇鱼”事件,松北区的专项调查组15日发布通告。但官方的调查结论出台后,公众继续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质疑,当事消费者也指出菜单签字造假、鱼的斤两存在问题等。很明显,这一调查结果并未打消公众的疑虑,“天价鱼”事件尚有诸多疑窦待解。

  纵观整个“天价鳇鱼”事件,48小时内舆论已三度反转。针对公众提出的,饭店所售鳇鱼是否野生、定价是否合理、导游和出租车司机引导消费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链条、饭店网上美誉度为何极低等疑问,当地有关部门应当继续深挖,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说法。

  16日,哈尔滨“万元吃鱼”事件再掀波澜,当地官方15日晚通报涉事渔村“明码标价不违规”,随即被爆出同时同地该渔村又一“天价吃鱼”事件,出现了此前未在涉事渔村菜牌中出现的“鳇鱼头498元/斤”;就在同一天,江苏游客陈岩在南京通过媒体发声称渔村公布的手写账单“不是我签的字”、“遭店家恐吓,孩子被人肉”等,对官方调查结果提出质疑。同时,据《新京报》报道,有当地导游曝出内幕,称带人到“天价鱼”餐厅能拿60%提成。

  至此,手写账单上的“陈姓”签字到底出自谁手?北岸野生渔村叫卖的“野生鱼”是否真的野生?鱼的斤两是否存在问题?鱼的定价是否合理?导游和出租车司机引导消费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链条等5大焦点问题被抛了出来。究竟真相如何,一起去看看事件当事人都是怎么说的。

  4大焦点

  当媒体在热炒这起事件的时候,作为发帖当事人的陈岩却选择了关机,并删除了相关的微博。他的举动一度引发了众人的猜疑,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心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在网上遭到了各种“抨击”。网友为此展开了骂战,将一起消费事件上升到了地域攻击。

  昨日,当事人陈岩现身说法,针对网上提出的质疑,他一一回应。

  鱼到底是144斤,还是104斤?当事人:“人格担保是104斤”

  就一直备受关注的鳇鱼斤两问题,涉事饭店曾在15日表示,他们给鳇鱼称重144斤,顾客结账时说是104斤,江苏顾客南方口音很重,双方就“四”和“十”的字音上出现了纠纷,店方推断称是南北口音辨别上产生了误会。

  昨天早上8点42分,记者拨打天价鱼事件的当事人——常州游客陈先生的手机。在关机一天多后, *** 终于通了。

   *** 中,陈先生回答了记者几个问题。他说,当初微博上发的内容完全属实,鳇鱼的斤两,还是104斤,店方说144斤,绝对是搞错了。“过秤就是104斤,我可以拿人格担保,亲眼所见。”

  去吃鱼是不是公款消费?消费者是常州个体户非公职人员

  陈先生婉拒了当面采访的要求。他回应了部分网友的疑问,他说自己是常州当地的个体户,并不是公职人员,和家人去哈尔滨旅行是自费。

  对于网友的质疑“实付7200元,为何却说是10302元?”陈先生说,买单不是我买的,第二天我知道的时候也没看收据,后来我发现的时候,各大报道已经出来了。首先在这里我承认,店家在我们被打之后,主动打了七折。

  是自己去的,还是导游带进店?陈先生:旅行社说要给我们赔偿

  在接受黑龙江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当事饭店北岸野生渔村强调,陈先生一行人是自己去的饭店。

  而陈先生予以否认,他说自己的团队是被导游带去的。

  陈先生说,“当地的旅行社不断跟我们道歉,不断(说要)给我们赔偿金额,我们一直不接受。我们是这样想的,既然事已经出了,我们也不要别人赔偿,既然你犯错了,你就要承担你犯错误的责任,我是抱着这个态度发的帖子。”

  昨天,常州当地一家电视媒体还播出了陈先生接受采访的内容。在视频中,关于谁先动手的问题,陈先生称,“网上都是说我喝醉酒我先动手,但 *** 可以从监控中看出我是被打的。”他说,调解后和老板拥抱是不想被报复。

  对于在微博上写了黑东北一词,陈先生也通过媒体表示歉意:“在这个方面我考虑不周,我不应以区域性来划分。毕竟不良商家是个别的,在这里我通过媒体向东北人民道歉。”

  为何删帖关机玩“消失”?遭店家恐吓孩子信息被曝光

  至于有网友质疑他为何删帖关机,陈岩说,自从事情发生后,就不断接到各种 *** ,特别是黑龙江那边的 *** ,“我实在是受不了,生活完全被打乱,没办法,只能把手机关掉,微博也删了。”

  他还称,自己发微博就是吐槽提醒下,没想到完全性的失控,“发了微博以后,店家还打 *** 来恐吓我们,这个可以提供通话记录,甚至我们家人孩子的信息被他们人肉发到网上,在此我请求哈尔滨网警能够依法处理,不管这件事情如何,家里的老人,我的未成年的女儿是无辜的,这个对他们的打击很大。”

  记者调查

  “天价鱼”被曝光前,许多游客在 *** 上吐槽称是经当地司机推荐到涉事饭店就餐,消费几千上万元,花了几千元吃顿鱼连张发票都没有,他们手中仅有收银小票。那么,打着“北岸野生渔村”招牌的饭店,究竟有没有经营野生鳇鱼的经营许可证?

  游客是否签字确认过消费账单?饭店承认字为服务员代签

  一张手写账单上的“陈”字,也成为双方争执的关键一环。陈先生表示,“那肯定不是我签的字,这个可以做笔迹鉴定!”而据媒体报道,昨天与涉事饭店北岸野生渔村饭店核实后得到了新答案。前台经理赵玲承认,在手写账单上签字的并不是游客陈先生本人,而是该店服务员为“免责”代签了“陈”字。

  天价鳇鱼店没有违规?餐饮许可过期,工商注册无野生字样

  据媒体报道,昨天下午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后发现,打着“北岸野生渔村”招牌的涉事饭店工商登记名称实际为“哈尔滨市松北区北岸渔村饭店”。经营者为马某某,经营场所为松北区新新怡园小区2号楼2号商服,经营范围有中餐类制售:主食,凉菜(不含裱花蛋糕、不含生食海产品),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2013年2月5日至2016年2月4日。登记状态为存续。

  由此可见,该饭店餐饮许可已过期,而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并没有“野生”。

  某点评网站上,北岸野生渔村的地址与工商注册地址一致。

  当地市场鳇鱼咋卖?加工的30元一斤,养殖的10元一斤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哈尔滨兆麟街的大型菜市场——道里菜市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一种已经加工过的鲟鳇鱼,摊主称,这是一种开袋即食的成品,30块钱1斤。另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在附近的哈达友谊农贸市场,可能会有鳇鱼出售。

  记者随后在哈达市场内看到,有一家鱼行在出售一种养殖的鳇鱼,老板娘说,这种鱼只要10多元1斤,一条重四五十斤。老板娘表示,她也看了新闻,新闻里说的398元1斤的鳇鱼,是那种200斤左右的野生鳇鱼,价格很贵。在这个季节很少,一般市场是没有卖的。一年多前,她曾经卖过,当时卖100多元1斤。如果是只买中段,价格更贵。

  另一个水产摊的老板说,他卖过上百斤的鳇鱼,最贵的80块钱1斤。

  事件反转饭店咋说?“饭店老板和经理都生病去打针了”

  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再次来到北岸野生渔村,当时,店内灯光昏暗,没有顾客。一位男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什么生意。店老板和在年初二那天值班的经理赵玲都不在店内。一位女服务员称,他们都生病了,都去医院打针了。

  昨天有媒体记者致电渔村老板马某,追问所售鱼类究竟是野生,还是养殖?马某在 *** 中对记者说:“这件事让我受到了很大打击,正在打点滴,不想再接受采访了。”

  经过沟通协调,昨天下午3点多,哈尔滨松北区调查组方面和常州游客陈先生通了 *** 。

  调查组一位姓赵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双方通话约20分钟,陈先生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赵先生表示,他会将陈先生讲述的情况形成一个书面材料,向上级领导汇报。之前只是从饭店方面进行了调查,是一个初步调查的情况。

  对网友关注的野生鳇鱼经营是否合法、当事饭店经营的鳇鱼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等问题,赵先生表示,调查组方面会进一步展开调查,并将公布调查结果。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松北区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尹玉堂通过记者联系上了陈先生。尹玉堂表示,2月1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只是初步结果,没有消费者陈先生方面的说法,现在会进一步深入调查。

  尹玉堂介绍,松北区有关部门在网上看到陈先生微博反映的情况后,就立即成立了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局等成立的调查组,并赶往店方去调查。

  在调查现场,调查组调取了包括监控录像以及相关票据、许可证等证据。

  食客吐槽

  到涉事饭店吃鱼多是被导游司机推荐

  据媒体报道,昨天上午,一名哈尔滨匿名导游小丽(化名)爆料称,自己曾经做过导游,往上述渔村带人会有60%左右的提成。不过此说法未得到店家的证实。

  此前,已有不少游客在 *** 上反映,到涉事饭店吃鱼均是通过当地承接旅行社导游、司机以及出租车和一些黑车司机推荐。

  “从冰雪大世界出来,坐辆出租车,司机就拉到了这里。”游客林**告诉记者,去年11月,她和朋友到哈尔滨旅游时,就被出租车司机带去北岸野生渔村吃鱼。

  林**说,按照经验,通常相信当地人推荐美食,没想到被“宰”。“鳇鱼很大一条,光是鱼头就10几斤,我们只吃了几斤鱼,就消费3000多元。”

  “被司机骗来的,地方特别偏僻。”国内某著名美食点评网上“北岸野生渔村”获评只有两颗星,其下方有200多条评论,大部分评价其口味一般,价格过高。有食客在今年的大年初一评论说,“味道不错,不过价格真是一下子吓死宝宝了,一顿饭一万啊,后面吃泡饭了,算自己开眼界了。”

  不少食客都在评论中称,自己是被当地出租车司机介绍到餐厅的。有网友吐槽称,一下飞机就被拉到了这里。还有食客称,有司机反映只要介绍客人进店将会得到一定提成,通常在几百元左右。

  再起风波

  又是这家店!

  游客再曝吃顿鱼近 16 万元

  常州陈先生在哈尔滨吃鳇鱼消费上万元这事还没完,又有游客爆料,就在同一家店,同一时间,浙江的王女士一行19人,消费了近16000元,其中最贵的鳇鱼鱼头售价达498元一斤。

  15日上午,浙江的王女士反映,2月9日晚,陈先生与店家发生争执时,她正在北岸野生渔村二楼就餐,一行19人(不包括导游和司机)点了30多斤鱼。一结账懵了,竟要15735元。王女士一行也点了店家推荐的名贵野生鳇鱼,并且是鳇鱼头,每斤498元。仅这一份鱼头就花了近8000元。

  王女士称自己也是被导游带去渔村的,“称鱼时被口头告知价格。”王女士一行人在结账时发现陈先生等顾客与店家发生争执拉扯,看到自己接近1万6的账单也很“震惊”,而邻桌的6人旅行团消费也近万元。

  “我们对斤两也有怀疑,但当时 *** 来了,导游和司机说他们在打架不安全,要我们马上结账。”王女士称,30多斤的鱼只吃了三分之一,只能买了盆子把剩下的鱼打包带走。

  目前,松北区旅游局已经联系到王女士进行询问调查,目前王女士一行在与旅行社协商赔偿,等待调查结果。

  浙江游客王女士等人消费了15735元的菜品中,其中出现了一道“新菜”——“鳇鱼头铁锅炖”,票据显示鳇鱼头单价为498元/斤,总价为7918元。

  记者15日在北岸野生渔村采访中,并未在“鱼类展示柜”发现关于“鳇鱼头”的单独标价;而在当日营业时,鳇鱼头也并未在渔村公示的易拉宝菜牌上“明码标价”。但当记者16日13时再访该渔村时,其易拉宝菜牌仍没有鳇鱼头的标价,但在“鱼类展示柜”上新增了一个“**纸壳价签”,黑笔手写“鳇鱼头498元/斤”。

  立即评

  以公允调查回击“天价鱼”式的消费陷阱

  数日发酵之后,“天价鱼”事件非但没有尘埃落定,反倒越发疑云满布。在连番反转、再反转之后,所谓的是非对错,正慢慢变得模糊含混。由于“笔迹争议”等新看点的加入,这场普通而严肃的消费纠纷,俨然正滑向全民侦探剧的庸俗剧情。一面是几乎一边倒的官方调查结论,另一面却是民间持续不断的举证、批判与质疑。当事人陈岩最新的火爆发声,无疑将两方阵营、两种意见的拉锯,又推向一个 *** 。

  事实上,在哈尔滨松北区公布调查报告之际,曾经直言“未能联系到当事人”,并称希望其主动与之联系,还原事件原貌。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当地官方对于自己所给出的“结论”,还是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如今,陈岩隔空回应,自然是对后续调查的一大利好。我们期待着,当地相关职能部门,能够秉持公允立场、拿出更大的诚意,争取尽快与陈岩取得直接接触,继而在采纳各方说辞、严谨核实甄别之后,最终给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

  在15日,当地调查者仅仅凭着店方的一面之词,就急不可耐抛出疑点重重的“调查报告”,这本身就显得很是诡异。在很多人看来,此一举动颇有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危机公关、维护形象”之嫌!如此这般,过程存疑、结论偏颇的“调查”,不仅未能平息众怒,反而会加剧焦虑。再加之,由此衍生的地域污名化和露骨的人身攻击,更是使得“天价鱼”事件一步步复杂化、情绪化。

  或许,尤需厘清的一点在于,“天价鱼”事件无关其他,本质还是一起消费纠纷。评判其中是非曲直,要基于事实真相,要基于法律界定,更要基于市场常识。当地调查组表示,涉事餐馆明码标价,故而不涉及违规——这套逻辑看似有理,其实并不能站住脚。这是因为,陈岩系旅行社“引导”进店消费。陌生的消费场景,陌生的消费对象,这一切都决定了,陈岩被置于刻意营造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故而很难做出理智的判断与选择。

  “天价鱼”事件,有别于一般的宰客事件,就在于它乃是一种共谋式、链条化的消费陷阱。捍卫消费公平,绝不是做到明码标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消费者充分运用理性、审慎做出决定的权利。但愿“天价鱼”事件的后续调查,能够对此有所说明。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新京报》、中国日报、常州电视台等。

我没被鱼撞过,但我看到过新闻有人被鱼撞死过,所以先说结论,人在水中会被鱼撞死!

这里来说个真实的新闻,故事发生在2015年5月30日的美国夏威夷,一名叫做兰迪·伦斯的船长,在早晨外出捕鱼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条约两米长的剑鱼(体长约一米,剑长约一米)

兰迪·伦斯船长当下跳入海中准备用矛来捕获它,未曾想到剑鱼用它利如剑锋的上颚狠狠地撞向了船长的胸口,船长当即晕厥。

夏威夷当地的官员介绍说,兰迪·伦斯船长受伤后,立马被其他船员救上岸,并进行了心肺复苏,短短几分钟救护车就赶到,并将他送入医院。

赶赴医院没多久,在医院宣告死亡。经调查,兰迪·伦斯船长是土生土长的夏威夷人,一直生活在海边,在特许捕捞船上工作了18余年,拥有25年的捕鱼经验。

但是,话说回来,鱼一般不会在快速游泳的时候无缘无故地撞到你。

除非他很生气,比如巨骨舌鱼,就可以轻松的撞断你的肋骨。把你给撞死。有人就被他撞过,差点给它撞死。

再比如旗鱼鱼类就撞死撞伤过很多人。因为他们有右尖又长的嘴,就是不小心撞一下,也有很大的危险啊……

再说了,以前就出现过剑鱼保险,因为怕被他们撞朴船底。同样有尖嘴的鹤鱵也有过伤人的记录,不过那就不能算撞了罢。

从纯物理角度分析,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世界上最快的鱼时速可达110公里,也就是68mph。换算成陆地上的标准,都可以上高速公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