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膏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植物种植06

地黄膏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第1张

地黄膏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导读: 地黄膏--《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处方生地黄(研如膏) 木香(为末)。 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臂臼脱出,局部肿痛;及痈肿来破者。 用法用量视肿处大小,将生地黄膏摊纸上,再将木香粉撒布地黄膏上,然后再摊一层地黄膏。敷伤损处。 摘录

地黄膏--《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处方生地黄(研如膏)

木香(为末)。

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臂臼脱出,局部肿痛;及痈肿来破者。

用法用量视肿处大小,将生地黄膏摊纸上,再将木香粉撒布地黄膏上,然后再摊一层地黄膏。敷伤损处。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地黄膏--《古今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鲜地黄汁5升

当归500克

芍药250克

甘杞子250克

天门冬180克

川芎60克

麦门冬180克

莲肉120克

丹皮60克

知母

地骨皮各90克

人参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除地黄汁外,用水20升,煎至7升,去滓,入地黄汁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清肝。主治痨瘵阴虚火旺。

用法用量每服10~20毫升,每日二次。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六

地黄膏--《千金》卷二十五

别名生肌膏

处方生地黄(切)1升,(捣绞取汁3合),熏陆香2两,松脂2两,羊肾脂5合(煎),乌麻油2升,杏仁2两,蜡2两,石盐1两(研如粉)。

制法上先下蜡微火令消,次纳羊脂令消.次下乌麻油,次下松脂令消,次下杏仁,次下熏陆,次下地黄汁,次下石盐,以微火煎之,令地黄汁水气尽,以绵滤停凝。

功能主治蚀恶肉,不著痂,先从内愈。主治金疮、火疮、灸疮不能愈者。

用法用量生肌膏(《圣惠》卷六十八)。《圣惠》有蜜二两。

注意慎生冷、猪肉、鸡、鱼。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黄凉血乳香定痛,松脂生肌,杏仁消肿,蜡补绝伤,羊脂祛风,麻油解毒石盐软坚。为金疮、火疮、灸疮通治之药。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

地黄膏--《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白矾半两(烧灰细研)。

制法先于银器中煎地黄汁,欲凝,下诸药,搅勿住手,膏成,于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齿根挺出,时出脓血不止。骨槽风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齿根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地黄膏--《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生地黄汁1升,松脂2两,熏陆香1两,羊肾脂1两半,牛酥1两半,蜡1两。

制法于地黄汁中煎松脂及香,令消尽,即纳羊脂、酥,蜡,慢火煎令稠膏成,涂软帛上。

功能主治排脓止痛。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溃后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方中牛酥原作「牛膝」,据《附广肘后方》改。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地黄膏--《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生地黄(净洗,切,研)2两,黑豆2两(生捣末)。

制法上为膏。

功能主治暴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临卧时,以盐汤洗眼后闭目,以药膏厚罨眼上,更不动,至晓。水润药令软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地黄膏--《得效》卷十六

处方生地黄1合,黄连1两,黄柏半两,寒水石半两。

制法地黄研自然汁,和药成饼子。

功能主治逐去热毒瘀血。主治眼外障。目被撞打,疼痛无时,瞳仁被惊,昏暗濛濛,眼眶停留瘀血;或风热赤目,热泪出。

用法用量要用时以纸贴目上。

摘录《得效》卷十六

地黄膏--《得效》卷十六

处方生地黄(肥者)。

制法上洗净研细,绢帛包之。

功能主治赤眼。

用法用量仰卧,以药搭在眼上,切似碍而痛,少顷清凉。

摘录《得效》卷十六

地黄膏--《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鲜地黄不拘多少(捣汁,以10斤为则,和众药汁同熬),当归身1斤,芍药半斤,甘杞子半斤,天门冬6两,川芎2两,麦门冬6两,莲肉4两,丹皮2两,知母3两,地骨皮3两,人参1两,甘草1两。

制法上将众药用水2斗,煎1斗,去滓净.用生地黄汁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清肝。主治涝瘵。

摘录《医统》卷四十六

地黄膏--《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大黄、黄柏、黄连、黄芩、赤芍药、当归、绿豆粉、芙蓉叶、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生地黄汁、鸡子清、蜜同调匀。

功能主治赤肿疼痛,外障等眼疾。

用法用量贴太阳穴及眼胞上。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地黄膏--《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处方生地黄(酒洗净)1斤。

制法上用水5-6碗,入铜砂锅内慢火煮干3分之2,用布续去汁,将滓捣烂,又用水2碗再熬减大半,又以布绞净。如此3次,将汁通和一处,入好蜜以甘苦得中为度,用文武火熬至滴水不散,似稀糊样,取起置冷地上1夜,出火毒,以瓷罐收贮。或加当归等分。

功能主治血虚生疮,肌肤燥痒,自汗,遗精便多,妇人乳少。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地黄膏--《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生地黄、粟米饭淀(极酸者)各等分。

制法上烂研相和如膏。匀摊于薄纱绢上,方圆可2寸。

功能主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用贴熨眼,干热即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地黄膏--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

处方生地黄、猪脂(不著水)。

制法生地黄,纳脂中,令脂与地黄足相淹和,煎6-7沸。

功能主治鼠漏疮,愈后复发,或不愈,出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先以桑灰汁洗疮去恶汁,以地黄膏敷疮上,每日1换。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

地黄膏--《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生地黄(细切)3斤,乌鸡1只(去毛、肠、肚并足和骨,锉细)。

制法上相和,捣研为膏。

功能主治伤折,恶血结滞肿痛。

用法用量量患处多少,摊帛上缚之,日再易。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地黄膏--《中藏经·附录》

处方石膏(锻)、藿香叶、蚌粉、香白芷、雄黄(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地黄自然汁调,稀调得所。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及毒虫所伤。

用法用量涂疮上四周,留疮头,已破者留疮口勿涂。干即再敷之,药厚以新水润之。

摘录《中藏经·附录》

地黄膏--《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

处方郁金(皂荚水煮干,切细,焙干用)半两,豆粉半两,甘草1分(灸),马牙消(研)1钱。

制法上用生地黄汁及蜂蜜对合,入盏内约2分许,熬成膏,和成药。

功能主治初生儿鹅口、重舌、重颚。婴孩胎受热毒或生下两目不开。

用法用量每服2皂子大,香熟水含化;或鹅翎扫涂口内亦得。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

地黄膏--《医灯续焰》卷十八

处方生地黄3斤(捣取汁),茜草1斤(水5大碗,煎绞取汁,滓再煎2-3次取汁。)

制法合2汁,缓火煎如膏,以瓶盛之。

功能主治久服乌须发。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温服半匙。一月髭须如漆。

摘录《医灯续焰》卷十八

地黄膏--《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生干地黄3分,白及半两,白蔹半两,甘草(生,锉)半两,白芷3分,猪脂半斤(炼)。

制法上除猪腊外,为末,入猪脂内熬成膏,候冷。

功能主治生肌。主治诸疮不合。

用法用量每日3-4次涂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地黄膏--《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处方生地黄3斤(细切,捣绞取汁)。

功能主治热痈肿结,热振焮痛,欲作脓。

用法用量上于铜器内慢火煎搅成膏。取敷肿处,以故帛涂贴之亦得。每日换3-5次即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地黄膏--《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生地、当归、丹皮、白芍药、甘枸杞、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

……

治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

治五般急黄:山豆根末,空心以水调服二钱。

治亦白痢: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

治咽喉上膈热毒患瘰疬者:山豆根、紫苏叶、细锉,煎汤。临卧服。(《仁济直指方》山豆根方)

治热肿:山豆根,水研浓汁涂,干即更涂。

治头风,头上白屑:山豆根,捣末,油调涂。

治疮癣:山豆根,捣末,腊月猪脂调涂。

治患寸白虫:山豆根末,每朝空心热酒调服三钱。

治五种痔:山豆根,水研服。

治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山豆根,水研敷。

治喉痹:

①山豆根、升麻、射干各等分。(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七分,去渣通口时时呷之。(《古今医统》山豆根汤)

②山豆根二分,射干二分,猪牙皂角二分,杏仁(苦杏仁)(去皮尖)十粒。煎浓汁含漱,稍稍咽之。(《医林纂要》山豆根汤)

治单双喉蛾:

①山豆根三钱,桔梗三钱,甘草一钱,半夏一钱。水煎服。(《喉科集腋》)

②真山豆根,为细末,用熊胆和为丸,用鸡皮阴干为未为衣,如绿豆大。每用一丸,放舌根下,徐徐咽下,立已。(《鲁府禁方》)

治牙龈肿痛:山豆根、白头翁各12g,生石膏15g。水煎服。(《本草骈比》)

治霍乱:山豆根末,橘皮(陈皮)汤下三钱。

治水蛊腹大有水产,皮色黑者:山豆根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治蜘蛛咬:山豆根末,唾和涂之。(《备急方》)

(21)治误犯狼毒:用姜捣汁,以赤小豆、山豆根、黑蚌粉为末,调敷肿处。(《古今医统》)

(22)治喉癌:山豆根、玄参、大青叶各15g,开金锁(金荞麦)30g。水煎服。每日1剂。(《实用抗癌手册》)

(23)治女人患血气腹肿:山豆根末三钱,热酒下,空心服之。(《备急方》)

山豆根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文献记载

《本草纲目》:无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毒。

(二)毒理试验

LD50:本品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l56g/kg。苦参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652mg/kg正负47mg/kg。氧化苦参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571mg/kg9正负49mg/kg。    LD50比较小,说明有一定的毒性。

毒性反应 :本品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恶寒、颤抖、抽搐、昏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肺水肿、呼吸抑制、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临床观察

广豆根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

广豆根治疗感染用9—15g,抗癌用l5—30g,水煎服,消化道反应较轻。体质、食欲尚好的病人能够耐受,但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北豆根有毒,剂量稍大(9g以上)有厌食、恶心、腹痛、腹泻,重者有胃痛、剧烈呕吐等反应。北豆根大剂量使用能引起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

注意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

《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

……    [内容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调肺散--《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

处方麻黄2钱(不去节),甘草2钱(生用),杏仁(不去皮尖)2钱,灯心10尺长,湖南蚌粉1块(如弹大小)。

制法上锉为散,入瓷瓶内。

功能主治新旧咳嗽。

用法用量用水1大碗,煮至小半碗,候五更初,再温过,去滓,作1服,滓再煎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