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重建工作 样件 指示器 增长率 算了吧 尘雾 电信业务

兰花种植  无花果种植莲藕种植野菜种植太子参种植羊肚菌栽培猕猴桃种植香菇种植金针菇种植银耳栽培木耳种植

此兰是香花之首,花色艳丽,香气诱人,打理简单,适合新手

发布时间:2023-09-18   来源:ssss   标签:兰花 朱德 海燕 自己的 它的 点击:3
内容提要:花卉爱好者对于花卉有比普通人更加高的热情,往往花卉爱好者们在长满鲜花的小巷中会挪不动步子,恨不得把这些鲜花全都移植到自家的庭院中继续种植。其实想要将自己的庭院打造成一个小花园并不是一件难事,住在城市的朋友们假如没有庭院,也可以将自己的阳台或

此兰是香花之首,花色艳丽,香气诱人,打理简单,适合新手,第1张

花卉爱好者对于花卉有比普通人更加高的热情,往往花卉爱好者们在长满鲜花的小巷中会挪不动步子,恨不得把这些鲜花全都移植到自家的庭院中继续种植。

其实想要将自己的庭院打造成一个小花园并不是一件难事,住在城市的朋友们假如没有庭院,也可以将自己的阳台或者书桌打扮成一个小小的花园,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下去吧。

由于城市楼房林立,我们每个人所占用的用地面积较小,所以在城市想要大面积的打造一个小花园是需要许多经济条件的,但是我们种植一些鲜花盆栽,就可以很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鲜花盆栽往往占地面积小,并不会过多的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而且它们非常好搬运。

我们可以将它的花盆放在桌面上,也可以放在阳台上,下雨时或者刮风时,搬运的时候也非常方便。

这次为大家推荐的这一款香妃兰花,就特别适合在家中种植。

香妃兰花外观养眼又惊艳,颜值特别高,如美丽的仙女一般摄人心魄。

香妃兰花最引人注目了当属它娇艳玉滴的花瓣,它的花瓣是艳丽非凡的嫩粉色,很像女子害羞时脸上那一层薄薄的腮红,特别的漂亮,并且它还能够四季开花。

这一款兰花非常的养眼,放在我们的居室中,不仅能够装点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空间焕然一新。

而且当我们看到这样一盆楚楚动人的花卉,还会使得我们一天的疲劳和负能量一扫而空,心花怒放。

美丽的东西总能给人治愈,那么美丽的花卉自然也不例外,能够使我们舒缓心情,精神焕发心。

除了花瓣的颜色以外,它的芳香也非常出名,许多人购买香妃兰花正式奔着它那芬芳馥郁的花香去的。

它的兰香可以被称为兰花界的香气鼻祖,这也能够侧面的说明了它的香味是多么的经典清新,惊艳四方。

与其它品种的兰花不同的是,它的香气持续时间会更长,香气的覆盖面积会更加的广,只要在家里种上一盆兰花,100平方米的范围内都能够被香气覆盖。

假如我们将香妃兰花种植在我们的阳台上,那么就连路过楼下的人们都能够闻到你的花香,不仅能够使你自己心情愉快。

还能给来往的匆匆路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可谓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对香气有特殊追求或者对兰花情有独钟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它。

香妃兰花属于四季兰,四季兰顾名思义,是能够在一年4个季节中开花的兰花,我认为它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因为它的观赏时间可以被最大限度的延长。

假如是南部地区的朋友们种植香妃兰花,它甚至还可以实现全年365天开花,全季开放的盛况,观赏价值和观赏性价比得到了最大化。

假如你是兰花的爱好者,那千万不要犹豫,香妃兰花绝对值得你的购买。

假如你有种在家种植花卉盆栽的意向,那也不要犹豫,因为香妃兰花绝对不会使人失望。

这样一款性价比之王的香妃兰花,绝对值得你拥有。

观赏价值和性价比兼具的香妃兰花,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不要错过了。

语文资源与评价八下参考答案

海燕

1C

2C(A翡;B震;D轰)

3(1)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4高尔基 春天的旋律 海燕之歌 俄 母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5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6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7动词“抱”“甩”,赋予狂风以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8①用反复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巨变的敏锐的预见性。②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两句话是对时代精神的传神写照和高度概括。

9(1)在这篇作品中,海燕无疑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大海景观中的主体形象,然而海鸥等其它海鸟也是这一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者把这些海鸟也是作为一类象征形象写进作品的。意在从声音、行动、情态等角度暴露在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中种种假革命、不革命者怯懦、虚伪、悲观、恐惧的面目。在鲜明对比中,使海燕的形象更突出、更高大。(2)在高尔基的笔下,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是以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的社会现实为广阔背景的。事实是,工人们开始从经济罢工转到政治罢工,学生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斗争形势急剧发展;另一方面,沙皇专制统治更加黑暗、腐朽、疯狂,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日趋尖锐、激烈。而作者对革命形势的这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正是通过刻画大海、乌云等象征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10略

11略

12(1)相貌清秀而飘逸(2)水面辽阔

13伶俐可爱 隽逸从容。

14隽妙无比的春之图、绝美的海天图。

15这是作者在海上见到海燕时的联想,写故乡的小燕子是托物寄思,借以抒发思乡之情。

16(1)直抒思乡之情,点明大段描写燕子的用意。(2)加深思乡之情的寄托,收束全文。

17作者既赞美了故乡的小燕子,又赞美了大海上的小燕子,更以海燕反衬故乡的小燕子,烘托思乡之情。

18郑振铎的《海燕》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描写了海燕在海上悠闲舒适的生活,由此联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高尔基的海燕则是与暴风雨抗争的海燕,已经演化成一个战士,充满了高昂的战斗热情,抒发了作者战斗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相同的事物可以抒发不同的感情。

二 白杨礼赞

1yān dài suō qí qiú dǐ zǎi náo

2D

3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4C

5见闻杂记 托物言志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幻灭 动摇 追求 春蚕 秋收 残冬

6(1)描写(2)议论(3)抒情(4)记叙

7(1)短暂得像一支乐曲,可是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2)但无数运动员的运动事业是永恒的。

8成人歌曲、灰色童谣在学生中广泛流行且起到不良的影响。现在适合学生传唱的儿童歌曲很少,急需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

9A

10比喻 突出了高原平坦,辽阔,色彩鲜明的特点。

11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12.远山的连峰就在你的脚下

13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第一层描绘了作者在高原上行驶所见到的景象;第二层写在高原上行驶涌起的感想。

14 D

15(1)让洛阳牡丹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吸引读者。(2)对比反衬出牡丹不向世俗妥协、坚守个性的高贵品质。

16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牡丹花整朵整朵的坠落,跨过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让人感受到它的壮烈。

17 答案要点:作者写牡丹之美,是赞颂人的高贵品格。维护人格的尊严,不畏权贵;遵循自然规律和行事准则,不趋媚世俗;为将美好留驻人间,不吝惜生命……这便是惊世骇俗之美。(意思对即可)

18参考示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注意到许多外在“美”“丑”,却不太注意或注意不到这些人或事物的内蕴。

三 石榴

1jué 瘠 犀 腴 liú fù 瑙 hào léi 陆离 柔媚 gŭ gū zhuó 妍 艳 àng

2⑴形容色彩繁杂 ⑵巧妙奇异的变化 ⑶忍不住笑 ⑷丰满 

3郭沫若 作家 诗人 学者  女神 屈原 虎符散文 爱 画 赞

4⑴根据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将花瓣比喻为“夏季的心脏”,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石榴花的特征。⑵用对比的手法,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 

5 (1)山中的石!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2)水中的萍!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3) 空中的鸟!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4)空中的雁!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5)山顶的松!你挺直腰杆后,根基就牢了。

(6)水中的鱼!你游进大海时,境界就宽了。

(7)井底的蛙!你越身地面时,眼界就宽了。

(8)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

6(1)C中学

(2)合格率与巩固率成正比例增长

7shàn xiè zhā qiú huà piáo

8.对比的写法。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总领全文。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9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枯瘠 柔媚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0色彩和习性。

11写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

12略(提示:可从语言表达方面去谈)

13交待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

14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不一样。盆景里的兰草经过人的精心栽培,只是供人玩赏,样子虽美,但太甜、太媚,格调也俗气。而山间幽兰则吸天地之灵气,秉大自然之毓秀,有自己的特色、富有灵性。

15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包括“我”)只知观赏兰花的形美即外在美,而忽视了他的“本质”,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

16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人活在世上,不可失去“本质”,不要献媚迎合,拍马逢迎,应保持自己的节操,否则就会失去人格,这样也不会对社会对人类有所作为。

17B E 提示:A未“刻画”兰草; C不是表明兰草生长环境的恶劣; D“我对大自然美景的怜惜和热爱之情”有硬贴和拔高之嫌。

18例文

生活中的亮点

生活中的亮点在于发现,于是我提着照相机去寻找生活中的亮点。

小巷中这是一个亮点出现的地方。“爸爸,为什么我们要去接奶奶”一个幼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哦,奶奶是爸爸的妈妈,你说为什么要去接啊”“我知道了,老师说过应该尊敬长辈。”“对,爸爸的儿子长大了”爸爸兴奋地把儿子一把抱起转了两圈,我举起相机,拍下了第一张“社会新风尚”。

街头走出了小巷,到了市中心,那里人群熙熙攘攘,我绕上平台在那里坐下了。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蹦跳的儿子的手走过我的前面。突然,儿子挣脱开妈妈的手,拣起了一张平卧在地上的广告纸,把它扔进了垃圾箱。儿子调头冲向了妈妈,妈妈兴奋地张开双臂抱住了儿子,带着灿烂的笑容。我举起照相机,拍下了第二张“社会新风尚”。

生活中的亮点不难发现,它们就存在于社会中,星星点点,照耀人心。

商店中坐够了,我又一头钻进了商店。站在柜台前的服务员微笑着迎接你的到来,他们保持微笑向你介绍商品,用同样的微笑目送你远去。我站在那里好久,终于想起,用照相拍下了一张“永恒的笑”。

回家路上暮色渐浓,但太阳的余辉还洒在大地上。在途中,我拍下了一张又一张“永恒的笑”:有下班归来的父母满足的笑,有放学回来莘莘学子放松的笑,还有温馨的笑,开朗的笑……一张又一张生活中的笑脸,一个又一个生活的亮点。

那天,我发现了不少生活中的亮点,坐在窗前细细回味。其实,生活中的亮点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在一颦一笑中都会有亮点的闪光,它们带给你的不是刹那的闪烁,而是永久的记忆……

四 马说

1pián cáo lì sù xiàn

2①有时 ②即使 ③况且 等同 ④ 方法 ⑤怎么 ⑥难道

3①shí吃 ②sì喂 sì喂 ③shí吃 ④sì喂

4①见 现 显露(或表现) ②材 才 才能 食 饲 喂 ③邪 耶 吗,表疑问

5(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3)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6(1)退之 唐 文学 昌黎先生集 托物寓意

(2)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人才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8有志可成万里驹

9①喂养 吃 ②表转折 表承接 ③鞭打 记

10A

11食 马 者 ∕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 而 食 也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13不是,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4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呢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进食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相同的水平,自己则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15①弹 ②花纹 ③交换、 买 ④这样

16①琴 ②工之侨 ③琴 ④这件事

17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8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寓了盲目守旧,势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理。

19例文

告 别 如 虹

虹,完美与诗意的有机结合。在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绝妙组合中,折射出美的内涵,诠释着千古的绝唱——我说,告别如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说。这首诗饱含的浓浓友情,纵使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试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长亭送别的友人互相勉励,微笑作别。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是一个紫色的梦——告别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旧。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苏轼在怅然之后重新振作。**的傍晚,苍海平静。诗人不再哀叹,继而用伟大的抱负告别不幸,抒写自己的鸿图大志。这是一个伟人金**的梦——告别是一种觉醒与重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道。也许他没有鲁迅震响世界文坛的犀利,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却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告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背着草原人的幸福,他选择了告别家乡,没有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个绿地蓝天编织的梦。——告别是一种责任与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着梦想——远飞”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个漏底的容器,捞不回如水的时光,只留下青涩甜蜜的梦想。三年同窗,即将告别。面对贤人志士们的告别之情,我不再伤感,曾经的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告别带上淡淡的诗意,青色的风铃,必定会向着旭日扬帆远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寻一轮火红的太阳。

枫叶的摇坠,是一种悲伤的必然;梧桐的飘落是一种凋零的必然;风雨的到来,是成功与美丽的升华,因为在那之后便是彩虹——愿告别如虹。

五 紫藤萝瀑布

1.bèng zhàn zhù jīn dīng shāo huái níng qiú 穗 憾 淀 笼 酿 浆

2①D憾 ②B 密 ③B端 ④D伫

3盛开 待放 沉淀 张满 尖底 绽开

4①察言观色 ②伶仃 ③伫立④忍俊不禁 ⑤迸溅⑥辉煌

5B

6(1)拟人手法,你争我抢,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争着展现自己的欢乐,写出了盎然勃发的生命力。(2)“沉淀”赋予了静态的花朵以“动”感,形象地描绘出花色之艳、之浓。

7远山坡上那一片黛色,是生命;花间小虫的嗡声诉说着生命的力量。

8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过去家庭所受苦难的回忆。

9文章借花的衰颓凋零,比喻人世变迁,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下文形成感情上的对比,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0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让我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1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2作者从中受到感染,以愉快的心情去迎接生活。

13光显:光彩显豁 抓笔:墨和纸能有机的结合

14引出自己跟二林学写字的事,交代我学写字的原因,在表达上也增强了故事性。

15我国从古代起,就用毛笔写字,因此我们有了毛笔记载的历史,毛笔书写的中华文明史。虽然现在毛笔是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而流传,但它对于我国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更成为了传播友谊的使者。

16(1)用拟人的手法,“娴静”一词写出了花的特点,“灿烂”写出了花的美丽、绚烂。这句写的是花,更是为了写蛾子这一形象,突出她美好娴静的性格。

(2)写花是为了烘托一种美丽、超然、静寂的意境,是为了衬托下文对毛笔字风格的感悟,同时也成为了作者追求毛笔字书写潇洒飘逸风格的一种启示。

17做人应该如写字一样:要凝重,即有操守而稳重;要潇洒,即乐观洒脱而开朗。具有这一风格就会正确面对人生,就会有成功的人生。

18例文

爱的传递

   ———来自“感动中国”的记忆

佛说:一叶一菩萨,一花一世界。

———题记

1

很早就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记得清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举,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

2

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了170多个小孩的父亲。为了让山区那群贫困的孩子能准时收到学费,他总是一拿到演出费就跑到邮局,有时候都没有顾得上清点。12年时间里,他把自己所赚的300多万元给了他的贫困孩子。一开始,大家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但跟他去过一次山区,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大家彻底理解了他并开始尽力支持他。这个人便是丛飞。是爱的泉源让他这么做,是心的颤抖让他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将自己的生命化作爱的清泉,传递到了孩子们心中。

3

母亲弃家而走,父亲精神歇常,弟弟不辞而别,而他却用稚嫩的肩膀与无私的爱心扛起了一个破碎的家,还收养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一间面积约十平方米的房间,是他和小妹妹临时的家。每天一早,六点准时起床,为妹妹“小不点”做早餐。七点,妹妹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小学上学。送走妹妹后,他才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挣得兄妹俩的生活费,他在课余时间要推销商品。他说:“只要你信心不倒,什么都不能打倒你;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也将更加精彩。”是爱和坚强,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他就是洪战辉———也许很平凡,可他却用自己的爱心感动着家人、感动着社会!

第一单元检测

1.甩 崖 翡 摔 掠

2绝决 惊禁 默漠 惯贯 忧优 崖涯

3(1)散文诗 《母亲》 象征

(2)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 郭沫若 托物言志 爱石榴 画石榴 赞石榴

(4) 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5)宗璞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1)乌云遮不住太阳(2)翅湿沾微雨 (3)怅望青田云水遥 (4)高斋闻雁来(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5(1)错字,改正:恢——灰 ;为——畏

(2)将“时间流逝”或“光阴白白地过去”删去。删去“张海迪的例子”

(3)将“顽固”改为“顽强(坚强、勇敢等)”。将“甚至”改为 “然而(但是、可是等)”。

(4)补:在“数以千次”后加“的实验(试验、尝试等)”。

(5)调序:将“灿烂的”移至“放射出”后或“光芒”前

6示例:①鸟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一份子,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相伴过年华”。②人类向鸟类学习,改善了自己的生活。③人类向鸟类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继续钻研和探究。

7①喂养②等同(一样)③怎么④马鞭。

8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9策马、食马。(如答“策之”、“食之”也可。)

10.围绕作者良好的愿望作答。如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也可从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方面回答。

11①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②都说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如仅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扣1分。

12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评分:共5个要点,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全对得3分。

13.①不任人摆布;②不禁锢自己;③不固守现状。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4第④段描写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衬出野菊花的勇敢和进取;第⑤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评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参考示例:句子: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理由:本句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刻画出野菊花鲜明的战胜者形象,语言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评分:只写出句子不得分。写出句子,分析恰当得2分。

16答案提示: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样有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要在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评分:本题3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17用第二人称叙事,感觉作者与读者是面对面的交流,读来亲切自然。

18“研究它” 与“接触它” 词语互换。只有接触才能研究,符合逻辑认知规律。

19示例: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如果人类仍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必将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自食恶果。

六 纪念白求恩

1 qiǎn 忱 dān ài cùi 延 殖 bó

2(1)殉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

(2) 拈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3) 益 好了还求更好。

(4)异 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3(1)毛泽东 加拿大 议论文 (2)高尚 纯粹 有益于人民

4C

5C

6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

7 (1)假冒牛魔王 。 (2)遭遇三百多个野兽。

8 每个***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9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员……当做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10 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中国的目的、工作地点等,为下文的议论铺垫。

11 A

12“白求恩同志……当作自己的事业”。事实。

13运用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突出论点。

14 涵 鞭策 启蒙 躁

15 文章借标点符号的外形特点和不同作用来揭示人生的哲理;同时,以标点喻人生使文章的说理更生动,更形象。

16 作者巧借省略号的作用,告诉人们以一颗宽容之心去谅解别人的过错,换来的是别人的感激,赢得的是浩瀚的天空。

17 第一: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第二: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

18 示例: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曾经的历程就像落了山的大阳,虽己不复光辉,但它把星星留给了苍穹。

19 示例:人生是书名号,因为在人生的书册里留下了我们追寻梦想的足迹,书写了我们铸就辉煌的历程。(能举出其它的标点符号,且言之成理亦可)

七 敬业与乐业

1 骛 pōu 亵 pián tiáo 妄 qiǎng聒 qū

2(1)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2)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

(3)强聒不舍: 硬要罗嗦个不停。

(4)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3 《礼记》成书于西汉,大半采自先秦儒家著作。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著作。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

《庄子》战国时道家的著作之一。

4答案不唯一。

5C

6 答案示例:王选是著名科学家,汉字照排技术与北大方正集团创始人。

7 答案举例:《水浒传》;鲁智深或鲁达;见义勇为或嫉恶如仇;人物故事示例:拳打镇关西、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

8 设问。用设问句开头,引出下文,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9 因为我们都在为社会做事,我们的职业都是神圣的,只要尽力尽心干好本职就是敬业。

10 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性

11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略。

12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参考:可围绕“人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敬业,这样才能成功”来回答。

13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答标题或第①自然段也可)

14 事实(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15 不仅要有藐视人、物、事的勇气,而且还要有藐视的条件。(意思相同即可)

16 我藐视那些弄虚作假、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因为我主张实事求是、不谋私利,尽管没有得到某些利益,但却心安理得。(意思对即可)

  兰花,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传统名花,它的品性高雅、纯洁、倔犟,花朵端庄秀丽、清纯大方,气味清香淡雅、素朴幽远,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坚贞、高洁的象征。朱德一生钟爱兰花,几十年如一日痴情不改。花如其人,花性与人品,互融一体,相映生辉。

  喜欢兰花由来已久

  朱德喜欢兰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便是在战事频发、军情多变的戎马倥偬间,率队领军作战的总司令也要遣兴培植、欣赏兰花,对山中的野兰小草施以热情关爱。

  在他20岁左右从军云南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一种开着白色花朵的野兰花。每到春夏交季之时,这种野兰花便会漫山遍野地灿烂怒放,煞是壮观,美景如画。当阵阵清风吹来时,兰花的缕缕清香袭人,令人陶醉,心旷神怡,特别地招人喜爱。当时,由于经常四处作战,流动性大,不能种花,朱德就找来瓶子养这些采来的野花。

  再到后来,朱德的职位有了一定的升迁,他爱养兰花的兴趣依然不减。朱德征战每到一地,总是一边行军作战,一边在山里采集野生兰花,然后再移植到他那些简易而方便携带的“花盆”中。

  时间一长,朱德认识了许多兰花品种。在朱德留学德国的宿舍里,见到最多的还是兰花。

  1928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个时候,朱德又一次在井冈山上惊喜地发现了久违的野生兰花,并且记住了井冈山生长兰花的主要地点。相隔30年后,朱德来到井冈山的某个地区视察工作,他依然记得当年井冈山的野生兰花。在工作之余,朱德兴致盎然地爬山寻找记忆中的野兰所在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德竟然找到了,高兴地满载而归。他将兰花移植到瓦盆里,带下山来,千里迢迢地带进了中南海的花圃。

  情系北京中山公园“兰室”

  一向酷爱兰花的朱德,革命胜利后,尽管身负重任,工作繁忙,仍然坚持种养和欣赏兰花,这已成为他很少的业余闲暇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艺兰、赏花,给朱德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特殊情趣。

  在朱德住处的阳台和花架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兰花的倩影,闻到兰花的清香。朱德清早醒来看,午觉起来看,晚上还要看,对兰花是达到了痴爱的程度。他不仅爱兰,而且精研《兰谱》,说起兰花,如数家珍。每当余暇,朱德会惦记着心爱的兰花,首要的事情就是给兰花除草、培土、浇水和施肥。有时,还会面对兰花,或驻足赏玩,或凝神沉思。他敬慕兰花、赞美兰花,一生还留下了许多赏爱兰花的诗作,寄托了他一份浓浓的感情。

  朱德是中南海有名的兰花“先生”。他经常在工作之余频频光顾中南海的大温室,极有情致地去倾心养植和观赏许多不同品种的兰花。

  谁要是来到朱德家里,一进门首先就会被他满屋子水灵鲜亮的大小兰花所吸引。他在这个小天地里共种植有3000余盆品种不同的兰花,都是他长时间四处搜集来的,并且经常亲自侍弄。他的客厅、办公室、卧室,凡是能搁置花盆的地方,常有兰香飘逸。这些赏心悦目的兰花盆景,会令所有来客大为喜悦。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的中山公园开始养育兰花,培植兰花新品种。其时,公园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品种优良的兰花。朱德不知从哪儿知道了这条消息,一天,他乘车来到了中山公园,直奔兰花圃。他细致地观赏着每一个品种,足足两个小时后,才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去。

  朱德一边参观兰花,一边和栽培兰花的园丁们聊天。园丁们很快发现,已是古稀之年的朱德竟然对兰花有着如此执著浓厚的兴趣。他们深受感染,洗耳恭听老人家的热情指教。

  朱德将自己多年养花的经验滔滔不绝地介绍给大家。他说:“养兰入门容易,但是,要精通它就难了。必须得窥天气,测气候,勤于护持,做到栽养有法、得法,兰花才能生根发芽。”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园丁们道出了养兰的目的:“兰花是中国名贵品种的一种花卉,因栽养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养得起它,只有少数人能观赏到它。现在是新中国了,你们要养好兰花,多养兰花,让老百姓都能看见兰花的芳姿……以后还要总结栽养兰花的经验,逐步普及,让兰花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这是朱德第一次来中山公园看兰花。此后,在周末或假日里,朱德常常来此观赏兰花,朱德若有什么新品种的兰花,也常带去给中山公园养植。

  大家见朱老总常送名贵的兰花来,就想着哪一天能有幸进朱德的花圃去看看。可是,冷静一想,中南海乃是党和国家***居住的地方,不是什么人能随便进得去的。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的梦想竟然有一天真实现了。有一天,朱德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山公园。他一边观赏兰花,一边与园艺工人亲切地攀谈起来。他从四川青城山的野生兰谈到西藏的“虎头兰”,从河南鸡公山上的“蕙兰”谈到海南岛的“海燕齐飞”,越谈兴趣越浓,最后索性要亲自用他的苏联“大吉斯”轿车载上大家去他的花圃作一次参观。未等大家反应过来,朱德已为大家打开了车门,然后又放下汽车里面的加座……这是共和国第一元帅的专车呵!大家喜出望外,个个笑得都合不拢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兰草花开六年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放假,回老家小住两天。昨天黄昏时赶回来,疲惫不堪。我打开门,跨进去,一下子愣住了。因为竟有幽香扑面而来,似乎在迎接我们回来。

我疑惑地四下看看,还是儿子最先反应过来,“妈妈!兰花开了!”是的!还有什么花能开得如此清幽呢?急急地换了鞋子,和儿子争着奔向那兰花。

其实,我更愿意叫它兰草,开花之前它的模样确实像一丛草,甚至是很普通的草。你看,它只有着一簇细长的叶子,模样一点也不妖娆,也谈不上丝毫的妩媚。

我喜欢家中也有生机勃勃的葱绿,曾养过一些绿色植物,比如:富贵竹、发财树、绿萝、虎皮兰等,我给它们浇水、施肥、松土,可除了吊兰和芦荟还建在,其他的纷纷离我而去。这接连的打击让我对自己养花草彻底失去信心。任那几个大大小小的花盆寂寞地空着。兰草就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家。有个人从山上挖下它刚下来,先生恰好路过就把它买了回来。

先生将它安置在花盆里,说:“不久就会开花的。”我急忙说:“别指望我!对它,我可不负责!”其实,并不仅仅是我对自己养花没信心,对它我也没信心。这样不起眼的瘦瘦的一株草也会开花?我甚至怀疑它叫兰花,我更愿意固执地叫它兰草。

兰草安静地呆在角落的花盆里,先生或儿子偶尔会看看它,而我竟一度忘记了它的存在。

可是,它竟然真的开花了!空气里浮动着它的清香,清香让这个黄昏格外美好。它是一大早就开花了吗?然后静静地等待主人。或许是刚刚开的,为的是主人打开门的瞬间得到莫大的`惊喜?哦。不!它一定不是为我、我们而开花。它默默开花或许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株花,而不是一从草。想到这,我对这眼前小小的花儿不仅仅是喜欢,更有钦佩。

我凑近些,仔细看这让我惊喜的兰草,它的花儿一点也不张扬,很素雅的颜色。这些怒放的花儿像一只只张开翅膀刚栖息在茎上的蝴蝶。只是,它比蝴蝶更透明和娇嫩。

咦?奇怪!在花柄处怎么有一个个圆圆的小水珠?当我指给儿子看时,他也一脸的惊喜,他说:“妈妈,小心!别碰掉了!”我们小心翼翼地蹲在一旁,看着那晶莹剔透的小水珠。

“这样的一滴水从哪儿来的呢?”我喃喃道。

儿子说:“像一滴眼泪。”

眼泪?莫非兰草,不,兰花也会流泪?那一定是欢喜的泪吧!为生命中的这次花开!

电视剧《苍兰诀》赤地女子被爆和小兰花不是姐妹关系,就是同族关系,两人同属息山一脉。小兰花找回了部分身为息山神女的记忆,怀疑自己和赤地女子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开启上帝视角的观众看到的画面直接就是,小小一只的小兰花奔向一名白衣黑发的女子,一把抱住她的腰。白衣女子转过身,露出了赤地女子的脸。

简介:

赤地女子转世成为谢惋卿,东方青苍为了取得赤地女子的元神而下凡。小兰花跟随东方青苍下凡,两人无意之间破坏了谢惋卿原本的命格。

若谢惋卿无法如命簿所言在大婚当天被萧郎杀死,那么赤地女子的元神便会灰飞烟灭。思来想去,小兰花终于明白,只要谢惋卿和萧润在花朝节那天成婚,命格诗里的结局依旧会应验,历劫就会成功。随后,东方青苍和小兰花为了撮合谢惋卿和萧润,开始分头行动。赤地女子向来与息兰一族交好,这一世的谢惋卿也与小兰花一见如故。

  兰花,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传统名花,它的品性高雅、纯洁、倔犟,花朵端庄秀丽、清纯大方,气味清香淡雅、素朴幽远,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坚贞、高洁的象征。朱德一生钟爱兰花,几十年如一日痴情不改。花如其人,花性与人品,互融一体,相映生辉。

  喜欢兰花由来已久

  朱德喜欢兰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便是在战事频发、军情多变的戎马倥偬间,率队领军作战的总司令也要遣兴培植、欣赏兰花,对山中的野兰小草施以热情关爱。

  在他20岁左右从军云南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一种开着白色花朵的野兰花。每到春夏交季之时,这种野兰花便会漫山遍野地灿烂怒放,煞是壮观,美景如画。当阵阵清风吹来时,兰花的缕缕清香袭人,令人陶醉,心旷神怡,特别地招人喜爱。当时,由于经常四处作战,流动性大,不能种花,朱德就找来瓶子养这些采来的野花。

  再到后来,朱德的职位有了一定的升迁,他爱养兰花的兴趣依然不减。朱德征战每到一地,总是一边行军作战,一边在山里采集野生兰花,然后再移植到他那些简易而方便携带的“花盆”中。

  时间一长,朱德认识了许多兰花品种。在朱德留学德国的宿舍里,见到最多的还是兰花。

  1928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个时候,朱德又一次在井冈山上惊喜地发现了久违的野生兰花,并且记住了井冈山生长兰花的主要地点。相隔30年后,朱德来到井冈山的某个地区视察工作,他依然记得当年井冈山的野生兰花。在工作之余,朱德兴致盎然地爬山寻找记忆中的野兰所在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德竟然找到了,高兴地满载而归。他将兰花移植到瓦盆里,带下山来,千里迢迢地带进了中南海的花圃。

  情系北京中山公园“兰室”

  一向酷爱兰花的朱德,革命胜利后,尽管身负重任,工作繁忙,仍然坚持种养和欣赏兰花,这已成为他很少的业余闲暇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艺兰、赏花,给朱德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特殊情趣。

  在朱德住处的阳台和花架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兰花的倩影,闻到兰花的清香。朱德清早醒来看,午觉起来看,晚上还要看,对兰花是达到了痴爱的程度。他不仅爱兰,而且精研《兰谱》,说起兰花,如数家珍。每当余暇,朱德会惦记着心爱的兰花,首要的事情就是给兰花除草、培土、浇水和施肥。有时,还会面对兰花,或驻足赏玩,或凝神沉思。他敬慕兰花、赞美兰花,一生还留下了许多赏爱兰花的诗作,寄托了他一份浓浓的感情。

  朱德是中南海有名的兰花“先生”。他经常在工作之余频频光顾中南海的大温室,极有情致地去倾心养植和观赏许多不同品种的兰花。

  谁要是来到朱德家里,一进门首先就会被他满屋子水灵鲜亮的大小兰花所吸引。他在这个小天地里共种植有3000余盆品种不同的兰花,都是他长时间四处搜集来的,并且经常亲自侍弄。他的客厅、办公室、卧室,凡是能搁置花盆的地方,常有兰香飘逸。这些赏心悦目的兰花盆景,会令所有来客大为喜悦。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的中山公园开始养育兰花,培植兰花新品种。其时,公园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品种优良的兰花。朱德不知从哪儿知道了这条消息,一天,他乘车来到了中山公园,直奔兰花圃。他细致地观赏着每一个品种,足足两个小时后,才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去。

  朱德一边参观兰花,一边和栽培兰花的园丁们聊天。园丁们很快发现,已是古稀之年的朱德竟然对兰花有着如此执著浓厚的兴趣。他们深受感染,洗耳恭听老人家的热情指教。

  朱德将自己多年养花的经验滔滔不绝地介绍给大家。他说:“养兰入门容易,但是,要精通它就难了。必须得窥天气,测气候,勤于护持,做到栽养有法、得法,兰花才能生根发芽。”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园丁们道出了养兰的目的:“兰花是中国名贵品种的一种花卉,因栽养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养得起它,只有少数人能观赏到它。现在是新中国了,你们要养好兰花,多养兰花,让老百姓都能看见兰花的芳姿……以后还要总结栽养兰花的经验,逐步普及,让兰花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这是朱德第一次来中山公园看兰花。此后,在周末或假日里,朱德常常来此观赏兰花,朱德若有什么新品种的兰花,也常带去给中山公园养植。

  大家见朱老总常送名贵的兰花来,就想着哪一天能有幸进朱德的花圃去看看。可是,冷静一想,中南海乃是党和国家***居住的地方,不是什么人能随便进得去的。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的梦想竟然有一天真实现了。有一天,朱德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山公园。他一边观赏兰花,一边与园艺工人亲切地攀谈起来。他从四川青城山的野生兰谈到西藏的“虎头兰”,从河南鸡公山上的“蕙兰”谈到海南岛的“海燕齐飞”,越谈兴趣越浓,最后索性要亲自用他的苏联“大吉斯”轿车载上大家去他的花圃作一次参观。未等大家反应过来,朱德已为大家打开了车门,然后又放下汽车里面的加座……这是共和国第一元帅的专车呵!大家喜出望外,个个笑得都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车子在一个大温室前停下。朱德笑呵呵地下车说,这就是中南海的花圃了。大家走进棚子一看,一阵激动和惊讶,慨叹:这里简直就是兰花的海洋……

  朱德如数家珍般地向大家一一介绍着这些心爱的兰花:四川的“夏蕙”,广东的“墨兰”、“银边大贡”,贵州的野生兰,无锡的“春兰”……他微笑的面容与和缓的语音,连同身边那洁净雅致的兰花的海洋,无不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意境,一种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见得到的宁静和超脱。

  中山公园初建兰花室时,大家觉得门额上总该有个名字,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朱德。有人向卫士长谈了大家的愿望,没料想,几天之后,就收到朱德手书的几幅写有“兰室”的字幅,请中山公园从中选用。这散发笔墨浓香的笔迹厚重、朴实,真是字如其人。

  中山公园按照朱德的要求,曾经多次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野生品种,交流养兰经验,先后共收集并养植了250余个兰花品种。每年都为群众举办春秋两次的兰花展览。

  外出视察时寻兰芳踪、广交兰友

  到外地视察工作,朱德有时也会在专列上带上一些兰花。而且,只要有条件有空闲,他总会到视察地长有兰花的地方光顾一番,哪里有浓郁兰香飘溢,哪里就留有朱德的足迹,朱德与兰花简直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而且,朱德一向喜欢以兰会友,不分身份、等级,只要兰趣相投,一视同仁,结交了不少兰友,其中有一些是兰花专家、工程师、外国朋友,也有一些是技术工人、寺院和尚与业余爱兰者。

  解放后朱德来到四川视察工作期间,他总要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中抽空到杜甫草堂、文殊院、人民公园等处参观兰花。1963年春天,朱德再次来四川考察时,还专程到青城山去采集过野生兰花。他不顾70多岁的高龄,兴味盎然地一直攀登到青城山上别致壮观的一处景物“天然图画”上面,在远离石阶的一处山坡上终于发现了野生兔耳兰。当时,朱德夫妇分外高兴,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建国后不久的某一年国庆节前夕,朱德来到了久别数十年的南昌,在原任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公馆、后为江西省领导同志杨尚奎夫妇居住处住了一段时间。在朱德下榻的院子里,有一片宽阔的草坪,长着几株很大的桂花树,芬芳四溢,这样幽雅的一个地方,赢得了朱德的喜爱。他把几十盆品种不同的兰花从专列上搬了下来,摆放在桂花树的四周。朱德便经常坐在石凳上,时而仰视金桂的挺拔和凝重,时而又俯看幽兰的优雅和飘逸。老人家身处这种兰香温馨的怀抱中,怡然自得,恬静安适,象一位在辛勤劳累之余欣赏自己成功作品的慈祥可爱的老园丁。

  有一回,杨尚奎和水静去看朱德时,正碰上他和几位卫士、秘书在桂花树下摆弄兰花。朱德一见他俩来访,就喜得合不拢嘴。朱德夫人康克清听到声音,也从房子里走了出来。大家围坐在石凳上谈笑起来。水静对朱德说:“我很喜欢兰花的绰约风姿和淡雅清香,可是不管我怎么细心侍弄,总也养不好。”

  朱德一听说水静也是爱兰的同道,便兴致极浓地对水静谈起了兰花经。朱德说:“兰花是难侍候。兰花生性高洁、倔犟,它讨厌浓肥大水,讨厌狎昵拨弄,讨厌喧嚣烟尘的纠缠。所以它的香味清雅幽远,无与伦比,古人称它为‘香祖’,王者之香。”

  1961年冬,朱德夫妇又一次来到了南昌,住在了滨江招待所的一幢平房里边。这次住的时间比较长,在南昌渡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3月间,正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76岁高龄的朱老总不辞辛苦,又去临川、大茅和井冈山视察。在井冈山期间,朱德兴致勃勃地攀山越岭,细致寻觅早年留有印象的野生兰花所在地,亲手挖了许多兰花,高高兴兴地把它们带回了北京。

  1960年1月,朱德到贵州视察。当他在贵阳森林公园见到贵州的一些野生兰花时,欣喜万分。他分析情况,认为贵州的山川气候适合兰花生长,便向贵州园林部门提出应对这些野生兰花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把驯化培育和良种选育工作搞好,为祖国的大花园增色添香。朱德还即兴欣然命笔,写下了“馨同蕙兰”4个大字赠送给贵阳森林公园。随后又将自己亲手培种的40余盆“素心春兰”、“送春蕙兰”等优良品种的兰花送给贵阳森林公园。

  1961年3月3日,朱德来到广州视察。忙完工作之后,他来到了广州著名的越秀公园游览风景。

  在越秀公园内,一路缓缓观赏下来,朱德对满园的秀丽风光很感惬意。看到百花盛开,芳香四溢,莺歌燕舞,尤其是看到了其中长有许多漂亮的兰花,当即赋诗一首,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钟爱之情:

  越秀公园花木林,

  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

  一时名贵五羊城。

  广州华南热带植物园的养兰女工程师程式君回忆同朱德的交往时说,“朱总每次来,都很随便,同我们以兰友相交。他到兰圃参观时,也把我们带去,借以交流经验。当他了解到我们植物园经费和人员都不足的情况后,便对我们说‘我们交个朋友,我把北京的地址留给你,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时可以给我写信,我尽力帮助解决。’他的和蔼慈祥和亲切关怀,使我终生难忘。”

  每当朱德要离京外出视察时,他都要问一问中山公园,有没有送给外省的兰花品种。他总是走时带去几盆,返回时再另外带回几盆,为各地兰圃穿针引线,传递交换,希望各地能够广泛交流,共同发展。

  有一年,中山公园到广东东北部山区去采集野生兰花。他们沿着朱德指点的路径去寻找,终于满载而归。当朱德看到这些熟悉的兰花时,就向大家讲述起几十年前的峥嵘往事。大家从朱德身上发现了许多优如兰花的高贵品格:质朴、坚韧、高洁、芬芳。用朱德的话来说,就是:“兰花品质高洁,香气纯朴,历来为人们崇尚,经济价值也高。”当有人提到:宋代郑恩肖画兰不画土,以示兰之高洁;鲁迅也曾用“岂惜捐馨酬薪者,独坐幽岩展素心”之句来比喻革命先烈的气节时,朱德点头称是地说:“人们崇尚兰的品格,所以称阳春之时为‘兰时’,称醇美之酒为‘兰觞’,称亲密挚友为‘兰友’。兰花的这些品格和情操不正是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某些可贵的精神的吗?”

  爱兰养兰的坎坷遭遇

  以前朱德喜爱养育兰花,情理所致,能为常人所理解。但是,自从庐山会议之后回到北京,朱德爱兰养兰就变成了一种极其专注的嗜好,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朱德经常到中南海的花圃园里,一蹲就是半天。这时的朱德完全沉浸在万花丛中,是他最为舒心的时刻。

  女儿朱敏当时好长时间都不知庐山会议的内情,更不知朱德的内心活动。只是觉得父亲从庐山回来后情绪始终低落,再也没有了授衔时候的那种激情和喜悦。有时见他独自一人孤坐在办公室,什么事也不做。有时母亲康克清在旁边话多了,他还显得那么厌烦,会用拐杖头拼命跺地。朱敏明显地感觉出父亲很不对劲,肯定有什么不愉快的隐情。

  后来,她忍不住悄悄问妈妈,才明白在庐山会议上朱德作为受批评的***之一,处境变得微妙起来。朱德心情不好,变得更加沉默,更加痴迷种养兰花。和兰花为伴,他才能获得些许的安慰,获得心灵的释放。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的正常秩序被打乱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遭到严重破坏。从1966年7月7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33次会议之后,在长达8年零6个月的时间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再也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连朱德种养兰花,也有人在中南海贴大字报指责说这是“资产阶级情调”。朱德看到后,只是很平静地回到家里对康克清说:“种兰草还有这个事。”朱德沉默一会儿,轻叹一声,接着又补充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种兰草一可以美化环境;二可以调剂老人的业余生活;三可以出口为国挣外汇。”其实,客观地讲,朱德的这些见解非常深刻,言之有理。

  为此,朱德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便得了一顶大“帽子”——养兰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

  朱德沉默地走进花圃,用手抚摸着一朵朵怒放的兰花。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兰花,和他相伴度过了多少朝夕?给他紧张工作日程抹去多少疲惫?它们身上又留着他多少汗水?为养好它们,他在灯下查看了多少资料?……几乎每一株兰花,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严于克己的朱德,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自己十多年收集来的6000余盆兰花,包括住宅里的兰花,全部送给了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兰花一下子多了,可是朱德的心却空落落的了。离开兰花的朱德开始整日沉默寡言,悄然无声地孤坐在书房,打发没有兰花陪伴的寂寞日子。

  赋闲的朱德眼前突然没有了绿色,没有了争奇斗艳、芬芳四溢的兰花,面对的是空寂无声的房间,好像旺盛的枝叶被抽去了筋一样,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在朱德眼里,连阳光灿烂的日子仿佛都变得暗淡无光,毫无生机。朱德整天心烦意乱,度日如年。

  然而,朱德毕竟是横刀立马奔驰疆场久经考验的元帅,决不会因失去兰花就自暴自弃,意志消沉的。度过一段好似软禁的生活后,朱德又坚强地站了起来,走出了家门,在门前空地来回地打量起来。心想:不能养花,我就种菜!

  朱德像当年在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时那样,挥动锄头,在自己门前开出一块菜地。每天傍晚,也是从前放下手头工作该去花圃的那个时间,他都要“下地”劳动一会儿,在地里摆弄一阵子才会比较满足而轻松地踱步回家。到了家门口,他先站在门前,不断地跺掉沾土。

  家人每见他额头上汗涔涔地淌着水珠儿,手里捏着锄头把子,呼哧呼哧地喘气时,都会担心地问他累不累?

  朱德总是笑呵呵地直摇头,他那黝黑如农民的脸庞上浮现着收获的喜悦。

  也不知是与绿色有一种天然的缘分,还是有多年养花的经验,朱德种的菜总比别人种的长得好,绿油油一片,特别引人注目。不多久,门前的菜地开始有了收成,先是青菜,后是莴笋,再后来是西红柿、茄子、豆角,纷纷搬到了家中的餐桌上。每次收获,朱德总是让警卫员送些给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共同分享。

  朱德在有了菜地后多少分担了他对兰花的思念。但是,朱德和兰花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他是无法割舍下这段情缘的。当1971年9月粉碎林彪反党集团之后,老帅们的日子才有所好转。朱德能够自由行动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中南海看望他的兰花。一进花圃,看见满眼熟悉而神采奕奕的兰花,好像看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朱德的眼眶都湿了,他心潮澎湃,感想万千。他在花圃里,走走,停停,看看,久久地驻足在各种兰花前,欣赏着,用心灵在与久违的兰花进行着亲昵、神圣的“对话”。

  朱德离开花圃时,大家让他再搬一些兰花回去。朱德想了想,最后还是婉拒了。他觉得这些漂亮的兰花养在公园里是他的心愿,也是兰花最好的归宿。

  从这个时候直到朱德离开人世,他再也未曾亲手养植兰花。

  1976年春节来临之际,同往年一样,中山公园的兰花又一次灿然开放。朱德这位与兰花结下几十年深厚友情的老人,手拄拐杖,同以往一样再次来到兰室赏花。在公园领导与技师的陪伴下,他围着长长的展台,一盆一盆地仔细欣赏着,不时地提问,还说“今年素心的品种多了。”技师回答说“是的,但也有梅瓣的。”说着,技师举起两盆梅瓣兰请朱德观赏。转完一圈后,他好象想起什么,提出要去看看其他花室。来到唐花坞,他观赏了温室中的花卉。望着这些色彩缤纷、芳香四溢的美丽花卉,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曾想,这次竟是朱德与中山公园兰花的最后一面。

  朱德这位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的老前辈,他生前所养的兰花,有好多至今还活着,年年芬芳吐艳,清香满园。

  “兰花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因困穷而改节。”这是世传《孔子家语》中用兰花比喻做人应有气节的话。颜师古赋兰有:“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洒佳言而擅美,拟贞操以称贤。”由此,在这些意形俱佳的兰花身上,人们分明品赏到了朱德那可敬的人格魅力。

猜你想了解
种植专题
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

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年总产量...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是反季节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作用是保护喜温植物御寒,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

生态种养

生态种养

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是现代家庭园艺生活的一部分,阳台种菜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口感酸甜,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美容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