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抽吸 不健全 尺骨 自来水厂 升降梯 热水锅炉 卷门

兰花种植  无花果种植莲藕种植野菜种植太子参种植羊肚菌栽培猕猴桃种植香菇种植金针菇种植银耳栽培木耳种植

古诗中花的意象

发布时间:2023-09-01   来源:ssss   标签:兰花 孔子 意象 君子 屈原 点击:4
内容提要: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情感,古诗词更是如此。诗人们在歌咏花的同时,其意象内涵被不断地拓展,丰盈,逐渐形成特定的精神内核,融汇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流传至今。要品赏诗词中花的意象,自然要从梅、兰、竹、菊说起。梅花、兰花、竹

古诗中花的意象,第1张

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情感,古诗词更是如此。

诗人们在歌咏花的同时,其意象内涵被不断地拓展,丰盈,逐渐形成特定的精神内核,融汇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流传至今。

要品赏诗词中花的意象,自然要从梅、兰、竹、菊说起。

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分别以其傲、幽、坚、淡的品格,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同时也是诗词及画作创作中的常见题材。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都在用不同的形式赞美着四位谦谦君子。

01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为高洁志士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梅花的主要意象有六:

一是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二是凌寒不屈的顽强

三是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四是隐者高士的象征

五是清冷淡雅的美人

六是传递情感与祝福

提及梅花,就不得不说北宋王安石所作的《梅花》。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读起此这首诗,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一副唯美至极的画面,闻到了冷冽的空气中那一缕幽香。但在读懂了“梅”这一意象后,对诗词的领悟会更为深刻。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所以,读懂了“梅”的意象,才能真正的读懂此诗,当我们面对艰难的困境时,若能继承这梅花的高洁品质,才是真的学到了此诗的精髓,将诗词内化于心,用于生活。

02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

是为世上贤达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

因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正适合诸多文人画家清高、飘逸、雅兴的表露。

他们以兰花为载体,把自己的理想、情趣、美感、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幽兰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石兰

梅尧臣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兰”的意象丰富了咏物诗的审美与内涵,诗人也赋予了自然之兰种种全新的含义,使其本身具有多种深意,也有学者归纳,兰花的意象可概括为“隐士”、“君子”、“美人”、“金兰之谊”四个方面,在不同的诗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清幽淡雅的兰花,你是否喜欢呢?

03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

是为谦谦君子

竹具有不刚不柔,凌霜雪而不凋的自然属性。其奋进挺拔,摇曳多姿,清香袭人之韵;不畏酷暑、不屈霜雪,生不避贫壤,伐而可复生之性;高风亮节,清风瘦骨,虚心有节之品,让诗人们创作出多姿多彩的“竹”的意象。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为生于修林之中,长于幽泉之畔,集潇洒风度和妩媚之态于一身的竹子。它的经寒不凋,坚韧挺拔,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咏叹不绝。

04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

是为世外隐士

提及菊花,就不得不提中国田园诗人鼻祖,东晋隐士陶渊明,人皆言之爱“斗酒聚比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菊花的品质其实也正是陶渊明一生“清风高洁”的象征。

高洁的菊花,悠远的南山,自由的飞鸟,构成恬静的意境,衬托出诗人“清风高洁”的品质。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借助归隐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陶渊明内心的恬静和平和,一个“悠然”将作者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云:“因采菊而见山,意与境会,此句最有妙处。”

难怪此句千古传唱至今。当下的我们生活节奏快,是不是也该抽时间体会一下美景和那份“悠然”呢?

除了“梅兰竹菊”之外,古诗中咏花佳句诗举不胜举,不同的花在诗词中的意象也有所不同,表达着不同的感情,传达着不同的品质,被赋予着不同的文化美和精神美。

诗人们在歌咏花的同时,其意象内涵被不断地拓展,丰盈,逐渐形成特定的精神内核,融汇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流传至今。

读懂了花的意象,才能真正的读懂咏花诗。

  《孔子家语》有这样一段记载: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这是孔子回答子路的一段话,当时孔子被围困,断粮七日。孔子以兰的特性和生长习性,来比喻自己不因贫穷而动摇自己志向,也不因得失荣辱而改变信念。

 兰,多生长在溪边、原野湿地和湿润的山野林间。这一生长习性,使得它大多远离俗世,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不像桃花等较为常见的花卉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兰的叶虽经风霜而常绿,姿态高雅别致,气味幽香静谧。它不与群芳争艳,就算是无人欣赏,也含苞而放,芳香四溢。

 从兰的身上,可以看到隐士的气质、君子的风范,看到高洁、隐逸、与世无争的品质,这对于文人而言,是值得效仿、敬佩和比拟的美德。他们赞美兰、也抒发自己,欣赏兰、也观照内心,一代一代的文人,就这样不断围绕着兰的高洁、隐逸、与世无争进行书写,同时也不断丰富着兰的精神内核。而屈原,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吟唱着兰。在他的笔下,兰是君子,德行高洁。《离骚》中他写,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王逸章句言行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屈原的扈与纫,正是显示了自己德行高洁、修身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虽然被流放,但是还是种植兰惠等香草,明写兰惠,实际上是写自己的品行,虽然在流放中,但依然修行仁义,勤身自勉,朝朝暮暮不曾懈怠。他写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行走时也要靠近长满兰椒的地方,以此说明自己时时刻刻不忘高洁。

 《孔子家语》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这段话,说的其实是交友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芝兰之室,即芷兰之室,指的是有芷、兰两种香草的房间,用来比喻能感染、改变人的良好环境。芝兰之香,比喻君子之德,芝兰之香,就如君子德行一样高洁清雅、不媚流俗。这其实是在兰的自然属性与人的人格特征之中找到了相呼应的点,借助兰这一意象,直观地表达人的德行。由此发出君子必慎其所处的感慨。

 屈原,正是不断地借助兰,来强调自身的德行品性。屈原此人,在俗世中一直保持这自身的高洁,他清醒,自觉地担负起楚国的历史使命;他自信,有着远大的志向抱负;他坚贞,对精神的清白有着执着的追求;他有节,不与时俯仰、不同流合污。《离骚》一开篇,屈原就反复表达了自己的内美(美好的德性)与修能(卓越的才能),他以自身的这种内美而自豪。同时,正是因为屈原的这种质性忠贞清洁的个性,他才对君子之兰有着偏爱,并赋予了兰意象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不止屈原,历代文人对于兰的书写从未停止,在他们的笔下,兰已然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有人写兰花的幽香,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轼《题杨次公春兰》);有人写兰花隐逸之态,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其三兰花);有人把兰花比君子,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卢纶《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赵孟坚的《墨兰图》

 当然了,画家也对兰花情有独钟。宋代赵孟坚的《墨兰图》,笔调劲利,笔意绵绵,画出了兰的潇洒姿态,也画出了他的超逸情怀。明代徐渭《墨花九段图卷》中的墨兰,简练脱俗,格调古雅,画兰的同时也写照自己,无媚有清苦。清代郑板桥更是留下了大量关于兰的画作,也写下了诸多题兰诗,画中的兰大多舒朗,经霜不变色、凌寒不凋谢,诗中的兰则高洁隐逸,一如其人清高孤傲、不与世同,正如他所说的,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徐渭《墨花九段图卷》局部

 可以说,历代文人画家都将兰看作一种精神象征,将人的品格赋予兰,也从兰的形态特征观照自己。这种渗透在兰中的强烈的象征意味,影响着后代无数热爱文学热爱艺术的人,由此在文学史、艺术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孔子将兰花的地位捧得很高,这其中也有他拿兰花自喻的原因在里面。当年孔子在外周游十多年之久,四处游说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却始终没有得到任用。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感慨之余的孔子偶然见到兰花独茂,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孔子的这样一句感慨,从此为后世定下了兰花贵为“王者之香”的基调。后代几乎所有涉及到兰花的文章、著作都会提到它。

此句的本意是,兰花是应当为王者提供香气的花,也就是兰花应是只有国君才能欣赏的高级花卉。但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未遇到伯乐的孔子一句对自身境遇的慨叹。

孔子把兰花比作贤臣,实际上也是自喻,说自己周游列国,却生不逢时,得不到重用,只能混迹于人群之中,就像独茂的兰与众草为伍一样,屈尊与鄙夫为伍。

虽然孔子这样的言论似乎有些失礼,不像是温文儒雅的思想家会说出来的话,但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天才都是寂寞的。得不到重用的天才尤会按捺不住发牢骚,这也是他们颇有人情味的一点。

孔子觉得自己是贤臣,是君子,而兰花也像贤臣一样,因此自己就是兰花。兰花品行高洁,卓尔不群,连与其久居其室都能满身香气,正如君子的道德可以感化教育周围的人一样。

孔子在兰的自然属性与儒家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兰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地表达,同时,兰的文化内涵也由此产生了。

兰的幽香清远适合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同时也体现了儒学重社会功用的特点。再加上孔子盛赞兰花的那句“不以无人而不芳”,这种悠然豁达的思想境界又将兰花的君子形象推上了一个新制高点。

兰花的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并以独有的天姿神韵,最早介入古典贵族生活的各个侧面,最早载入历史典籍,并且进入了儒者的审美视野。

古人爱兰的高洁典雅,或许还与它那段奇特而神秘的际遇有关。怀才不遇的孔子见隐谷中的兰与众草为伍,顿起身世之感,从此确立了兰与儒家人格的内在联系,而这种花与人之间同位一体的思维模式,则来自古人的图腾崇拜。

但真正奠定兰花为“君子花”基调的依然是孔子。他的一句“兰当为王者香”成为了先秦时代儒家的共识。

就这样,儒学将不为外物所动的兰花提升到了人的品行和毅力层次。抱有操守和气节,在儒家文化里是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古人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一直都太平,人的品行和道德会在很多时候受到考验。这时,有没有兰花一样的儒雅品行和坚韧操守,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重要标志。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唐 韩愈 《幽兰操》

2、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明 孙克弘 《兰花》

3、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宋 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

4、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 李日华 《兰花二首》

5、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6、幽兰香风远, 蕙草流芳根。——唐 李白

7、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明张羽 《着色兰 》

猜你想了解
种植专题
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

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年总产量...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是反季节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作用是保护喜温植物御寒,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

生态种养

生态种养

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是现代家庭园艺生活的一部分,阳台种菜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口感酸甜,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美容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