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武夫 国企改革 课桌椅 镇巴县 槽车 蜡泪 针对性

温室栽培  无花果种植莲藕种植野菜种植太子参种植羊肚菌栽培猕猴桃种植香菇种植金针菇种植银耳栽培木耳种植

凌角种子怎样过冬的?

发布时间:2023-11-27   来源:ssss   标签:细胞 光合作用 生物 的是 植物 点击:6
内容提要:带壳菱角放冰箱可保存一星期,塑胶袋上要留洞通风,以免湿气在袋中易发霉。去壳菱角放进保鲜盒中,再包一层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可保存两天。菱角怎么种植(播种时间)1、种植时间:菱角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早熟品种7月上、中旬开始

凌角种子怎样过冬的?,第1张

带壳菱角放冰箱可保存一星期,塑胶袋上要留洞通风,以免湿气在袋中易发霉。

去壳菱角放进保鲜盒中,再包一层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可保存两天。

菱角怎么种植(播种时间)

1、种植时间:菱角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早熟品种7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结束。

2、秧田选择:育苗秧田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肥沃、水深10-50厘米、排灌方便的田块,育苗前应将秧田水面中的浮萍、水绵等清除干净,采用大棚育苗及种植应提前扣棚覆膜。

3、播种方法: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时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

4、移栽定植: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一般浅水菱行距15-2米,穴距15-2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2-3株,深水菱行距25-3米、穴距2-25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8-10株。

5、合理施肥:菱角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千克,发芽后亩施5千克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2%翠姆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6、适时除草:菱塘水生杂草种类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须及时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7、及时采摘:菱角开花后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种须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

菱角种子怎么保存

1、选留选择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形态端正整齐,皮色深,无病虫害,皮壳薄肉厚,充实饱满老熟,放置水中除去浮果,留下沉果作种。

2、贮藏越冬在贮藏中一般损耗约30%,为满足一定播种面积的用种量,应将损耗估计在内留足菱种。菱种不耐干燥,宜置水中贮藏,用编织袋装好,用绳固定好置在有温泉水的田块沉入水中越冬。保持田水流动,不使菱种受冻。待次年春天捞起洗净播种。

菱角长在什么地方

1、菱角一般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最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水深要有60厘米。

2、菱角原生于欧洲和亚洲的温暖地区。但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中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湖北洪湖最多。长江中上游陕西南部,平原安徽、江苏、湖南、江西及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工栽培。俄罗斯、日本、越南、老挝等也有栽培。

菱角的种植前景

菱角种植的前景首先从国家的角度去考虑,是国家目前比较支持的一项扶贫项目,所以成本很低,虽然赚的可能不多,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让你亏损,不然怎么扶贫。其次就是菱角还有很多潜在的功效没有被开发,所以在之后还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最后就是目前菱角虽然价格不高,但需求量够大,所以也还是可以去抢占一波市场,然后等待后续的发展。

关于菱角的种植方法就先介绍到这里了,是不是感觉还比较容易呢?而且菱角的种植成本也还比较低,而且还有国家的扶持,总的来说,种植菱角还是比较有前景的项目。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崾且磺猩�锏囊糯�镏剩�杂谏�锾宓囊糯�湟旌偷鞍字实纳�锖铣捎屑�匾�饔谩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61.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 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9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9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4.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5.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高中生物复习归纳

一、常现生物:

1.细菌:原核类: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

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基因工程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

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链球菌(一般厌氧型);

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等

②放线菌: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体:砂眼衣原体。

2.病毒: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① 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3.真核类: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发酵上工业,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如赤酶霉素)、杀虫农药(如白僵菌剂)、除草剂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变、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致癌作用、镰孢菌毒素可能与克山病有关)。常见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谢类型:

① 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 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 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短杆菌等

⑥ 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 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 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5植物:C3和C4植物、阳生和阴生植物、豌豆、荠菜、玉米、水稻(2×12)、洋葱(2×8)、香蕉(3n)、普通小麦(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无籽西瓜(3n)、无籽番茄、抗虫棉、豆科植物等。

6.动物:人(2×23)、果蝇(2×4)、马(2×32)、驴(2×31)、骡子(63)等。

二、常用物质和试剂:

1.常用物质:

ATP、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G(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NADPH(还原型辅酶Ⅱ)、过敏原、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动物激素、丙酮酸、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质粒、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

2.常用试剂:

斐林试剂、苏丹Ⅲ、苏丹Ⅳ、双缩脲试剂、二苯胺、50%的酒精溶液、15%的盐酸、95%的酒精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5%的盐酸、5%的氢氧化钠、碘液、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03g/mL的蔗糖溶液、硝酸钾溶液、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2mol/L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95%的冷酒精溶液、75%的酒精溶液、胰蛋白酶、秋水仙素、氯化钙等。

三、重要的名词、观点、结论

(一)重要的名词:

1.应激性、细胞、自由水、结合水、肽键、多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癌变、细胞的衰老、致癌因子、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无丝分裂

2.酶、ATP、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渗透作用、原生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选择性吸收、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效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内环境、稳态、脱氨基作用、氨基转换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3.向性运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顶端优势、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突触、高级神经中枢、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4.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双受精、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个体发育、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顶细胞、基细胞、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卵裂、囊胚期、原肠胚、动物极、植物极

5.DNA、RNA、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复制、基因、转录、翻译、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形状、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伴性遗传、交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优生学

6.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7.生物圈、生态学、生态因素、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群、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森林、海洋、草原、农业、湿地、城市)、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的稳态、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生态农业

8.人体的稳态、人体的平衡及调节、糖尿病、营养物质、营养、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9.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

10.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编码区、非编码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质粒

11.生物膜、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的全能性、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动物细胞培养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单克隆抗体

12.微生物、菌落、衣壳、核衣壳、囊膜、刺突、碳源、氮源、生长因子、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组成酶、诱导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接种、发酵罐、发酵工程、单细胞蛋白

(二)重要的观点、结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

本质的区别。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

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

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 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8.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 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1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4.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6.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 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18.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9.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

2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 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3.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得快。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24.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促激素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5.(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从一个神 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27.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2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2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32.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单子叶植物一

还有下面这几个文档我觉得不错http://wwwgdswjxnet/UploadFiles/gaokao/2009/5/200905181515137018doc

(1)甲、乙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该实验为对比实验.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乙装置是用于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的,但培养液上方空气中有氧气存在,为不影响实验结果,应将B瓶静置一段时间,待氧气消耗掉再连通澄清石灰水,这样就不会影响实验.

(2)丙图中,光线先通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色素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因此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的光再照射到水绵上,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所以水绵周围好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变化.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B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A植物,因此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限制B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200W、CO2浓度为003%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在灯泡功率为200W、CO2浓度为01%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由此可见,增大CO2浓度能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A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灯泡功率大于200W后,随着灯泡功率的增大,其O2释放量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若将灯泡功率由300W再逐渐增大至400W,O2释放量将保持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对比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B瓶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氧气消耗掉再连通澄清石灰水就不会影响实验

(2)色素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

(3)①B          ②增大CO2 浓度     ③保持相对稳定

4下列有关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种皮受损不影响种子萌发;

B绝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

C种子植物的生殖不一定靠种子完成;

D蕨的种子微小,又叫孢子。答〔D 〕

19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是:

A植物;B草食动物;

C细菌和真菌;D肉食动物。答〔D 〕

27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A CO2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 CO2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 CO2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D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答〔 B〕

.在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时,胚根连接在哪个部位上…………………………( C)

A.胚轴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5.从种子的结构看,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 D)

A.胚 B.子叶 C.果实和种皮 D.胚乳

.一九四五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纷纷跳伞降落在一荒芜人迹的孤岛上,从浅海中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想想他们在岛上时吃的应该是……………………(D )

A.小球藻和发菜 B.小球藻和金鱼藻

C. 海带和发菜 D.海带和紫菜

7.一粒种子能够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于种子的………………………………(D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

4.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3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精子的数目分别应是……(D )

A.3、3、6 B.1、1、3 C.1、3、3 D.1、3、6

9.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桉树,树高近百米,它的茎是由什么发育来的……………(A )

A.芽轴和胚芽 B.叶原基和胚芽

C.芽轴和胚轴 D.芽原基和子叶

10.证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中,长得健壮并颜色鲜绿的一株植物生长在(C )

A.蒸馏水中 B.自来水中 C.土壤浸出液中 D.食盐水中

14. 一棵南瓜秧上生有两种花,有一种花叫“谎花”,被称作“谎花”的原因是…(B )

A.它是雌花,能够结瓜 B.它是雄花,不能结瓜

C.它的花不能吸引昆虫 D.它的花靠风力来传粉

2 1945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孤岛上,并最终得以生还。在等待救援期间,他们只能从浅海中捞取植物充饥,你认为他们能捞到哪些植物?

A水绵和衣藻;B水绵和苔藓;

C海带和石莼;D满江红和水绵。答〔C 〕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

无机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 蛋白质

的化合物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R — C H —COOH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 ↓ ↓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蛋白”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

(生物膜)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 化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

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素

胡萝卜素 (橙**)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指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水

②、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③、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 起来。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⑤、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⑥、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四、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增加。

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六、光合作用的应用: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七、光合作用的过程:

段 条件 光、色素、酶

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变化

水的分解:H2O → [H] + O2↑ ATP的生成:ADP + Pi → ATP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段 条件 酶、ATP、[H]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 + C5 → 2C3

C3的还原: C3 + [H] → (CH2O)

能量变化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CH2O)中的稳定化学能

总反应式

CO2 + H2O O2 + (CH2O)

所有绿色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发育生长、开花结果,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日光大棚是人为地,为蔬菜生物创建了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小气候,以高产出、高效益为目标。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

大棚蔬菜进行光会作用,是以根系吸收水,肥为原料进行的,养分的运转也是以水为介质而进行的。平衡供水,各种养分平衡供给,养分首先要被水溶解,根系才能吸收利用。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是任何物质所不可代替的,被称之为大棚蔬菜的粮食。日光大棚光照弱,湿度大,气流交换缓慢,二氧化碳不能从大气中任意补充,特别是数九寒天,大棚蔬菜对二氧化碳气肥的需求量得不到满足,又为突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小,决定着光合作用的多少。所以使植物产生各种病害以及菌害和虫害。

光合产物是水、肥料、二氧化碳气休、太阳光热能经叶绿素细胞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新的化合物叫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生长的营养液,包含着多种成分如水分、脂肪、糖分、淀粉、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所以说:二氧化碳的不足,是大棚蔬菜增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据测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00PPM-500PPM,并不是光合作用的最佳浓度,如果人为地能把大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到800-1000PPM,蔬菜产量可提高20%40%以上,菜苗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各种病害、虫害势必减轻。不但节省了农药,而且提高了产量,明显提高了品质,特别能提高前期产量,正好赶上两个年关,蔬菜缺档的高价期。

大棚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日出前为最高,但也只有100200PPM低于大气水平,日出后一小时内大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农度声速下降到7090PPM菜苗对CO2的需求,处于非常饥饿的状态,通风换气两小时后,才能回升到200250PPM,但有时大棚内外温差太大,又不能通风换气(通风后降低了棚温,对菜苗生长不利)。

因此说:二氧化碳才长剂的施用,是实现日光大棚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种类相同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元素

 B含有C、H、O、N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

 C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后,其空间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D人体细胞能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约有12种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4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

 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

 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5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C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6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7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C、H、O、N、P是ATP、遗传密码、类囊体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8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

 C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10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是①

 B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②有关

 Cb可表示肌细胞向组织液中排出CO2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11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

 物质(单体),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Z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

 B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13有关细胞中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B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C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D膜蛋白在膜中不可以移动,而磷脂分子可以

 14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15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多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C图中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

 水中有可能都复原

 D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15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多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C图中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

 水中有可能都复原

 D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16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

 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和Na+ 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④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17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生成物量变化的是

 (图中虚线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A B C D

 18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二氧化锰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9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20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

 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21右图是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四条色素带,若将其置于暗室中,并用红光照射,色素带较暗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右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

 和O2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强度为a时,光合速率不为零

 B光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C光强度为c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光强度为d时,光合速率从环境中吸收

 2单位CO2

 23下图表示温室大棚内光照强度(X)与农作物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棚内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处于适宜的条件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X﹥Q时,可采取遮光措施确保作物的光合速率

 B和Q点相比,P点时叶肉细胞内C5化合的含量较Q点低

 CM和 N相比,N点时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当X=P时,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3题图 24题图

 24上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曲线。下

 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 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

 C若CO2升高,c点右移 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

 25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如图甲、

 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以及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与

 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对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量

 C图丙中若大棚设定的温度为两曲线右侧交点处的温度,每日光照必须长于12 h植物才能生长

 D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对应于图甲中的B点,B点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第II卷 (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0分)甲状腺细胞可以摄取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O的生成场所是[ ]______ __;

 (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这表明I-进入细胞的方式a是_ ___。

 (3)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上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 ]____ ____。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

 (4)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上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____ _ 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27(共10分)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中结构⑥与 有关。

 (2)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

 (3)图一细胞是 细胞,是由 细胞分化而来。并且当该细胞核中的 (填结构)被破坏以后,将会直接影响到抗体的合成。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 ,原因是。

 (5)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 和 (填标号)。

 28(每空1分,共8分)下列A、B、C三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

 (3)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据图B可知两试管内反应速率分别为:甲 ,乙 。

 (4)图C表示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底物,在最适温度、pH条件下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5)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原因是 。

 29(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为植物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鲜菠菜绿叶片为原料提取色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 ,常使用 法将其进行分离。

 (2)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后,能量首先储存到[ ] 中,最终储存到[ ]中。

 (3)图中C过程产生的CO2,若用于B过程,至少要穿过_____层磷脂分子层。

 (4)使I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其发生的场所是 。图中C所示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为 。

 (5)在苹果果实中,若物质E供应不足,则I的分解产物是 ,该过程产生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0(共12分)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 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反应物中的 。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2)某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如下:

 a 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 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 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

 ② 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甲 ;

 乙 ;

 ③ 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 ,原因是

 乙中酵母菌死亡,不能进行细胞呼吸(2分)

 ③上升 甲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气球体积增大(2分)

初 一 生 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第Ⅱ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Ⅰ是光合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Ⅰ是呼吸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Ⅰ是光合作用

2为了提高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主要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增加氧 B升高温度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 D增加浇水次数

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4右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将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CO2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③ B ②④ C①⑤ D③⑤

5李明同学在我省某林区游玩,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植物,而另一面不生长苔藓植物,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那么生长苔藓植物的一面朝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6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其主要原因是这样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减少果皮损伤 D阻挡细菌进入

7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旺盛,产水多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多

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汽多

8用黄豆发黄豆芽,1千克黄豆可发7千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不变 D先少后多

9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D用一株幼小植物

10用实验证实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的材料是

A全绿色的叶 B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

C不含叶绿体的叶 D有白斑或白条纹的叶

11光合作用实验中,若将叶的主脉切断,一切按规范操作,则发现叶片尖端遇碘液未变蓝色,原因是

A叶片无法支撑 B气孔不能关闭

C缺水无法生成淀粉 D叶片未遮光

12下列关于绿化校园的设计不合适的是

A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 B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C教学楼临窗宜种植高大的乔木 D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

13下列植被类型中,被称为地球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14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遭受病毒侵害

C敌害过多 D人类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5下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气质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图,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么状态下的氧气浓度为最好

A A B B C C D D

16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土坨,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损伤根毛 B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

C可促进根毛的生长 D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17路边的杨树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内有

A导管 B筛管 C韧皮纤维 D 形成层

181945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纷纷跳伞降落在一荒无人际的孤岛上,乘客从浅海中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想想他们吃的可能是什么藻类?

A小球藻和衣藻 B衣藻和硅藻

C水绵和衣藻 D海带和紫菜

19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是因为

A苔藓是低等植物 B叶很薄,对有害气体敏感

C一旦干燥便会死亡 D根容易吸收有害物质

20下列哪一组说法都正确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纵切后,在切面滴加碘液,整个切面总是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②③ B ②④ C①② D①④

21鉴定淀粉存在时,常用碘液,这是因为

A有机物遇碘变成蓝色 B碘遇有机物变成蓝色

C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D碘遇淀粉变成蓝色

22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连同桃花丙(桃花丙不作任何处理),都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A甲不结实,乙结实,丙不结实 B甲能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C甲不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D甲、乙、丙都不能结实

23植物根尖的发育依靠什么区产生新细胞?

A分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成熟区

24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其中白胖子是由什么发育成的什么结构?

A胚珠、种子 B受精卵、胚 C受精极核、胚乳 D子房、果实

25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A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B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D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26除下列哪一项外,其他都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

A我国森林资源十分贫乏,主要以草原为主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655%,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28公顷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森林生态呈现衰退趋势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27在一株树上的相同位置,早晨和傍晚各选一片大小相同的叶片。分别为a和b。将两片叶脱水后称重,其重量关系是

A a=b B a>b C a<b D无法确定

28关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B生活在淡水、海水中的各种藻类植物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

C许多的藻类,特别是海藻,如海带、紫菜等可以食用和药用

D由于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9前几年,我国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严重 B水土流失

C环境污染 D自然资源破坏

30某同学在春天买了5盆同样大小的同种植物,每天向花盆内浇同样量的水和液体肥料,不久植物开始发芽。为了探究植物生长和肥料间的关系,对5个花盆作了如下处理,然后观察植物的变化

花 盆 浇水量 施肥量

1 与以前相同 与以前相同

2 比以前少1/2 比以前少1/2

3 比以前少1/2 与以前相同

4 与以前相同 比以前多1/2

5 不浇水 比以前少1/2

如果要证明:过多施肥会引起植物枯萎,可比较哪2个花盆?

A1与2 B2与4 C1与4 D4与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初 一 生 物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40分)

1(4分)地球上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都要消耗 ,它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分解 的过程。这些物质分子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同时,光合作用还吸收 放出 气,这是调节大气环境中这两种气体成分平衡的重要途径。

2(6分)下图(一)为一绿色植物示意图,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光合作用的过程考虑,图(一)中的①、②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2)从呼吸作用的过程考虑,图(一)中的②代表的物质是 ,该生理过程是在细胞的 结构内完成的。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

(3)从蒸腾作用的过程考虑,②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是通过叶的

进入大气。

3(5分)下图是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标号①为 ,作用是 。

(2)标号②为 ,能够进行 ,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3)标号③的作用是 。

4(5分)如下图所示,大豆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豆种子中的有机物主要贮藏在种子结构中的 ,它是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由 发育来的。

(2)图中,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点。(填“t1或t2或t3”)

(3)在t1 t2时间内,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4)在时间t2点后,曲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5(5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花 盆 菜 豆 放置环境 温 度 水

1号 100粒 光照 20℃ 适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 不适量

(1)此实验能否证明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 。

(2)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 。

(3)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由 供给。

(4)菜豆种子的胚是 发育成的,胚中的胚芽能发育成幼苗的 。

6(6分)下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4是 ,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

作用,该过程一经完成, 将发育成果实。

(2)若此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则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 ] 发育来的。

(3)3、5、6合称为 ,将来发育成 。

7(5分)下图是四位同学准备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中的一个装置。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的叶绿素。请仔细看图,然后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四个装置中,设计正确的一个应该是图中 。(1分)

(2)请说明各错误装置所产生的结果。(3分)

(3)正确装置中酒精的作用是: 。(1分)

8(4分)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人均 少,仅为0128公顷;我国长期以来对 的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 呈现衰退趋势; 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原本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初一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C 2、C 3、C 4、C 5、D 6、B 7、C 8、B 9、C

10、D 11、C 12、C 13、D 14、D 15、B 16、A 17、D 18、D

19、B 20、C 21、C 22、D 23、A 24、B 25、D 26、A 27、C

28、D 29、A 30、C

二、简答题(40分)

1(4分)能量、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 2(6分)(1)二氧化碳 氧气 (2)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和水)、线立体、乙 (3)水、气孔

3(5分)(1)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2)形成层、分裂 (3)运输有机物 4(5分)(1)子叶、受精卵 (2)t2 (3)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4)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5(5分)(1)不能 (2)2号花盆应该给予适量水 (3)子叶 (4)受精卵、茎和叶 6(6分)(1)花粉管、受精、子房 (2)2子房壁 (3)胚珠、种子

7(5分)(1)C (2)①A装置的错误有可能发生酒精燃烧,引起火灾; ②B装置的错误是不能够将叶片中的叶绿素去掉;③D装置的错误是既不能将叶片中的叶绿素去掉,同时还会发生火灾(3分)(3)溶解叶绿体中的叶绿素

8(4分)森林面积、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过度放牧。

期末考试试题

猜你想了解
种植专题
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

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年总产量...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

温室栽培是反季节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作用是保护喜温植物御寒,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

生态种养

生态种养

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

阳台种菜是现代家庭园艺生活的一部分,阳台种菜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种植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口感酸甜,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对美容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