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天敌

植物种植09

穿山甲的天敌,第1张

穿山甲的天敌
导读:穿山甲的天敌是人类和大型肉食哺乳动物。1、人类:穿山甲攻击力弱,有着一身坚硬且完美的盔甲,但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直将身体蜷缩,直到狩猎者离开它才会逃跑,这样的方式在人类这里行不通。2、大型肉食哺乳动物:实际上对比人类对穿山甲的伤害来说,它们的狩

穿山甲的天敌是人类和大型肉食哺乳动物。

1、人类:穿山甲攻击力弱,有着一身坚硬且完美的盔甲,但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直将身体蜷缩,直到狩猎者离开它才会逃跑,这样的方式在人类这里行不通。

2、大型肉食哺乳动物:实际上对比人类对穿山甲的伤害来说,它们的狩猎纪录实在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无法将穿山甲坚硬的鳞甲掰开。

穿山甲: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头体长42~92厘米,尾长28~35厘米,体重2~7千克;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尾巴上另有纵向鳞片9~10片。鳞片棕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HS。脑颅大,呈圆锥形。具有一双小眼睛,形体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

1、穿山甲更大的天敌就是人。除了人类的捕杀外其他较大的食肉动物如豹、狼等也会捕食穿山甲。

2、自然界中穿山甲御敌能力弱,对捕捉或捕食它的猎手或猎物几乎没有什么主动还击的行为,而是被动地防卫,如将头及四肢收藏在腹部,然后用宽厚且较长的尾巴覆盖其上,呈球状静卧在原地,有时也将鳞甲撑开对准猎人或猎物。

3、这种御敌行为对猎人和凶猛的豹等食肉动物来说,显然是无济于事的,猎人只要将它捡起即可。有时穿山甲在遇到敌害时也会逃跑,但由于它是用前足背着地,所以这种逃跑的速度十分有限,很难逃脱猎人或猎物的追捕。

穿山甲是现存唯一的鳞甲类哺乳动物。穿山甲主食白蚁和蚂蚁,也喜欢食蚁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吃下500克的白蚁。它们喜夜行独居,通常生活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者是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穿山甲喜欢昼伏夜出,在遭遇敌人时就会蜷缩成球状,它们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穿山甲有着森林卫士之称,它们每年最多能够吃掉大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在一片面积约350亩的森林中,如果有一只穿山甲存在,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蚁种群给森林造成的危害。

 

目前全球现已知的穿山甲种类有: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大穿山甲、树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在内的8个品种,都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穿山甲自古便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根据中国药典中记载,穿山甲就有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等功效。用于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但实际上,穿山甲的鳞甲也只是角质化的皮肤附属物,主要成分是β-角蛋白,和普通的毛发、指甲等成分没有本质区别。根据测定,猪蹄甲和穿山甲的提取物中所含成分相似且含量接近。但其实穿山甲的肉在营养上,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秘,根据相关检测显示,穿山甲的肉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如锌、铁)等,和平时我们吃的普通主食中的肉类比如鸡、鸭、猪等,并没有很大的营养优势。

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利益,甚至将穿山甲包装成了活血通经、滋阴补阳的灵丹妙药。

正是由于人们对穿山甲做药和做菜的巨大需求量,对穿山甲进行滥捕滥杀,再加上现在很多穿山甲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等原因,在我国穿山甲的数量已经是很稀有了,都在呈现逐年急剧下降趋势,直至枯竭的边缘。

 穿山甲繁殖非常缓慢,属于胎生动物,一般会在每年的4、5月份交配,孕期为5-7个月左右,且每年只生一胎,通常每胎只产一仔。当前人类对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十分有限,目前还暂未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工繁育。

 穿山甲只有在 *** 期时才会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由雌穿山甲单独抚育穿山甲宝宝。初生的穿山甲宝宝体重大约在90-130克,闭眼,无鳞,全身呈白色,大概半个月左右才会睁开眼睛。大约长到2个月后,便会随雌穿山甲外出觅食,在外出时,幼兽通常伏于母穿山甲的背尾部。穿山甲宝宝主要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

说到这个穿山甲其实大家也知道的是异常珍惜的动物,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珍惜呢?一方面是栖息地遭遇到了破坏,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个人类无尽的捕杀,传言它的鳞片有什么药用价值,现在就变成了极度濒临灭绝的动物了,但是最近有人问了,这个中华穿山甲到底灭绝没有呢?其实只要读懂这个灭绝的多种含义就知道了,下面一起来看看!

提醒: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

6月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绿发会)宣称,中华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已经在中国大陆功能性灭绝。作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焦点之一,这个物种的灭绝无疑会是个令人震惊的大新闻——但是不少专业人士立刻指出,这个言论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根本不可靠。换句话说,虽然已经极度濒危,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中华穿山甲在任何意义上处于灭绝状态。

那么,物种的灭绝是如何确定的呢?要想科学评估物种的濒危程度,得需要什么样的操作才行?

为啥听IUCN的?

首先,物种灭绝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宣布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IUCN猫科专家组成员罗述金博士告诉我: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或者国际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Species对于物种或种群状况做出的官方评估被认为是公认的信源。其他科研工作者,保护工作者或者机构,理论上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和研究调查的结果,不过严格来说,都是提供建议和信息以供相关部门考虑。

IUCN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Resources)的简称,是一个联合了上千个 *** 和非 *** 机构、旨在保护自然、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组织。IUCN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Species)目前包括了将近十万个物种的濒危程度评级,应当算是目前地球上有关物种生存状态最为完整权威的记录了。

但是,这个名录何德何能,能够为世界各国的 *** 部门、科研人员、保护工作者和普通公民所信赖呢?那是因为IUCN为了准确评估物种的现状,制定了一整套复杂严谨的评定标准。在这个统一标准下,一个物种要走完从野外实地调查到专家组科学评估的整套流程,经过反复的科学审查,才能得到最终的评级。

关注过野生动植物的人大概都听说过易危、极危等术语,它们属于红色名录为已评估物种划分的8个级别:除了数据缺乏(DD)之外,物种的濒危程度从无危(LC)、近危(NT)、易危(VU)、濒危(EN)、极危(CR)、野外灭绝(EW)直到灭绝(EX)依次递增。

何为灭绝?

野外灭绝和灭绝的区别在于一个物种是否还存在有人工饲养或者迁移到原有栖息地之外的个体存在,除此之外,这两个灭绝级别的确认都做了如下要求:在历史分布范围内的已知和潜在栖息地中,在恰当的时间内进行的彻底调查无法发现任何个体。比如虎有一个灭绝的亚种爪哇虎Pantheratigris ssp Sondaica,最后的野外目击记录是1976年,也没有圈养个体,在2008年的首次评估报告中被划分为灭绝级别。

这个评级里是没有功能性灭绝这个词的。从科学角度来说,功能性灭绝通常是指一个物种的所有现存个体数量已经少到无法维持繁殖,这个标准看起来实用,但是到底最少需要多少个体才能维持种群的延续呢?这是个因物种而异的问题,需要更加详细、严谨的科学调查和分析才能下结论——上世纪80年代,我国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Nipponianippon),在科学的繁育和保护下,目前也已发展到了上千只野生个体的规模。

而在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报道中,尚且提到了仅绿发会在3年内确切记录的中华穿山甲就多达11只,这显然也不会是野外个体的总数:新的中华穿山甲救助事例还在不断出现,而绿发会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公布经得起学术同行评议的评估数据,彻底调查无从谈起。这样草率的结论,自然是无法令人信服。

多指标共同衡量

灭绝的标准相对简单,那么其它的级别又是如何互相区分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伊比利亚猞猁(Lynxpardinus)。这种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猫科动物在本世纪初的十年中得到过三次调查评估,都是极危级别。但在2015年的最新评估中,伊比利亚猞猁下调到了濒危级别。这里面有什么依据呢?

IUCN在2012年发布的31版评估标准中,用A -E五个不同的指标来判定物种受威胁的程度:A是种群数量的减少程度,B是分布区域的减少和衰退,C是种数量本身加上衰退速度,D是种群数量本身,E是指定的一系列定量分析 *** 。每个濒危级别对于每个指标都有一个数值和附属的细化标准,如果符合,就说明我们的物种根据这个指标已经属于这个级别了。本着有杀过无放过的谨慎原则,每个物种都需要做这五项指标的评估。这样即使某个指标不能反映这个物种有多濒危,总会有别的指标亮起红灯。

比如伊比利亚猞猁在2008年的评估结果是基于C2a(i)的极危,翻译成人话就是说整个物种现存可育个体少于250只(C),预期仍会继续减少(C2),并且从种群结构来看(C2a),没有超过50只可育个体的群体(C2a(i))。到了2015年,评估显示这个物种已经不符合这个标准——种群数量在上升。但是,伊比利亚猞猁仍符合D指标的濒危界限——整个物种的的可育个体少于250只。于是,评估结果就是基于D指标的濒危。

它们的未来,在我们手中

相信大家可以看出,得到这些细节数据需要大量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工作。那么我们的中华穿山甲是什么情况的?IUCN的最新评估是2014年的A2d+3d+4d极危,也就是说,根据被利用现状(比如盗猎),在过去(A2d)、当前(A4d)和今后(A3d)的10年或三代内,种群数量下降80%以上,并且这个下降趋势可能没有停止。

没错,这个触目惊心的下降趋势告诉我们中华穿山甲危在旦夕,每个处于极危状态的物种都随时可能踏入灭绝的深渊。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宣布灭绝,无疑是在把仍有希望的野生动物往这个深渊里推:不知内情的大众人士可能因此失去了关注中华穿山甲的动机,盗猎和非法买卖行为会因为涉及一个已灭绝物种而难以定罪,最关键的,原本投入中华穿山甲保育的资金,有可能会因此投向别的领域——比如绿发会同期提出的引进马来穿山甲计划,让我们的中华穿山甲再无希望。

在一个极危物种的原生栖息地中引入生态位重叠的外来物种,很可能贻害无穷。而绿发会一面无端断言中华穿山甲灭绝、一面推行此事的行为,在野生动物保护的业内人士看来,很难说是出自于保护我国本土生物多样性的动机。

从中华穿山甲的上一次评估到现在,已经过去5年时间,这个宝贵物种的现状的确亟待调查。在这个时间点上,联合IUCN和我国林业部门等权威机构,对中华穿山甲进行新的全面评估,才是关系物种存续的正道。在得到科学定论之前,任何轻率的结论和动机,都值得我们警惕质疑。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卢平。

穿山甲有挖穴打洞的本领。

它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穴居动物。穿山甲打洞的本领很大,它先用前肢锐爪挖土,再利用身上鳞甲的活动把挖出的土推送出去。穿山甲在野外常年活动在海拔1500-1850米的范围内,在低海拔地区也会活动。

但不常到平原或农田较多的地方活动,活动大都选择在半山区,多栖息于山地丘陵的树林、灌木丛中,居住地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平时无固定住处。穿山甲既能翻山越岭,又能游泳、上树觅食白蚁。穿山甲很爱清洁,从不随地大小便,排便后习惯用前足扒土盖住粪便,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猛兽闻到气味跟踪而来。

穿山甲捕食办法有以下几种:

1、穿山甲舌颀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捕食时会将长舌置于地上,让嗅觉活络的蚂蚁爬满舌头,然后将舌头忽然一缩,便能够把蚂蚁悉数吞入肚腹。

2、还能上树去寻食白蚁,上树时用锐爪钩住树干,再用弱小的尾抵住或卷住树干,用舌头捕食。

3、寻食时,会以活络的嗅觉寻觅蚁穴,用强壮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化洞里,用长舌舔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