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放多少鱼苗

畜牧养殖0372

一亩田放多少鱼苗,第1张

一亩田放多少鱼苗
导读: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既产稻谷又产鱼,是农民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稻田的选择及要求 饲养黄鳝稻田应选择保水性能好, 地势低洼, 进排水方便的田块。 一是加高加固田埂,达到不渗水漏水;二是在田块四周内外挖一套围沟

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既产稻谷又产鱼,是农民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稻田的选择及要求 饲养黄鳝稻田应选择保水性能好, 地势低洼, 进排水方便的田块。 一是加高加固田埂,达到不渗水漏水;二是在田块四周内外挖一套围沟,其宽5m,深1m,另在田块中间开挖“+”或“井”字型小沟, 宽50 cm,深30cm,并与四周环沟相通;三是搞好进排水系统,并在进排水口处安装坚固的拦鱼设施,以防逃鱼。 投放种苗 时间集中在4 月中下旬一次性放足,鱼种放养时用3 % - 4 %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以防表皮擦伤,并杀灭水霉菌及体表寄生虫。 饲养管理 一是搞好饲料的投喂, 黄鳝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其捕食稻田中天然饵料的同时, 视吃食情况,适当投喂猪血、小鱼虾等饲料, 以满足其吃食生长的需要; 二是搞好水质管理, 稻田水位正常保持10cm左右,定期加注新水,前期一般3一5 天加注新水一次,伏暑天每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进水增加水深3一5 cm,以防缺氧;三是定期防病治病,每半月一次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泼洒四周环沟, 并定期使用痢特灵或鱼血散等内服药拌饲投喂,以防肠炎等病。 取捕及越冬 投放规格尾重为50克左右的鳝鱼苗种,经5 个多月的饲养管理,其规格一般尾重可达 150克 左右, 大的可达200克以上。取捕 *** 比较简便,前期可用竹篾编织的黄鳝笼,内放蚯蚓等饵料诱捕,傍晚放笼,第二天清早便可收笼取鱼。 入冬后黄鳝有潜伏洞穴和浅水淤泥或水草中的习惯,如要取之,则先清除水草, 然后加大水位,引黄鳝出洞,再放干田水捕捉之。如存田越冬, 则使一周环沟保持一定水深或湿度, 或在士层表面加盖一层软草,则可安全越冬。 控制性别 控制鱼类性别是提高产量一个有效 *** 。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黄鳝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用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处理黄鳝鱼苗,可获得99%以上的雄性鱼。经过处理后的鱼类因性别单一, 密度固定,不仅生长快,而且成本低,一般可增产30%左右。 控制性别的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多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但在国内该技术仅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上,生产上尚无有关的报道,并且国家相应的标准尚未完善。 注意事项 1、苗种的选择 :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 肌肉肥厚,体表无寄生虫、体色为鲜**的鳝种。对于体表发白、破皮、断尾、 口及鳃骨处有伤痕者,均不宜放养。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黄鳝池经消毒注水后, 待水温到15℃以上时即可投放鳝种。放养前, 应先将鳝种用10ppm的漂白粉或3%—4%的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杀灭其体表病原体。 3、疾病防治:(1)“感冒”病。由于注入新水时与原来的水温差过大所致。只要调好水温,使之稳定,就可防治本病。(2)毛细线虫病。寄生于鳝鱼体内,使鱼消瘦死亡,并伴有水肿、 *** 红肿。每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6天,即可。(3)梅花斑病。 鳝体多处有黄豆大小的梅花斑状溃烂点。(4)黄鳝网箱养殖因密度较大,当饲料投放不足时会相互咬伤而使感染霉菌,在体表生长“白毛”,病鱼食欲不振而死亡。治疗 *** 是用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泼洒。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不但可避免这一现象,即使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鳝种规格差异较大时,也不会发生相互残食现象。(5)网箱养殖中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喂变质的饲料,网箱中部分剩余的腐烂发臭的饲料应及时清除,否则易引发肠炎病。治疗 *** 可用磺胺类、呋喃类或大蒜内服。饲料投放前应洗净并经200ppm高锰酸钾浸洗3分钟,再用清水淋洗后方可投喂。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需达到45%以上,且以蛆蚓浆为诱铒并经驯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6)鳝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擦伤,以防细菌侵入发生赤皮病,症状为体表出血、发炎,以腹部和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需内用药和外用药消毒结合治疗。预防 *** :鳝种放养时严格消毒,具体 *** 是100kg水中加50ml水产苗种消毒剂浸洗30分钟,或用8%含碘盐水浸洗10分钟,然后放人清水中暂养1小时,再经清水洗一遍后即可放入箱中。 另外,应经常对水体进行消毒。 消毒可用生石灰,用量100~150克/立方米孔雀石绿(CuSO4),用量07克/立方米、漂白粉,用量10克/立方米。

麻烦采纳,谢谢!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1、稻田的选择。选择丘陵山坳型,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通风向阳、排灌自如、田埂结实、保水力强的中稻田,更好是坑塘式稻田。

2、田间工程。稻谷收完后,按养殖要求因地制宜实施,为一般性临时工程。田埂加高加固,一般要求高50cm以上,保水不塌。进排水清理进排水渠,确保进排水畅通。进水口与排水口相对角设置,进水口高于养殖水面,出水口可按养殖需求控制田间水位,并在进出水口端安装栏鱼栅,拦鱼栅可用钢筋、不锈钢或竹片制成,宽度大于进出水口,栅格以不逃鱼为标准,防止鱼苗逃跑或野杂鱼等敌害入侵。鱼沟在田间开挖宽、深为30cm“十”字型、“田”字型、“井”字型或“丰”字型鱼沟,田块较大的还应在田埂四周开挖环沟。鱼窝也叫鱼坑,用于投饵、聚集鱼种和捕捞。鱼窝一般建于鱼沟联接处,位于田块中央或出水口端,大小为5-10m2,深80-100cm。

3、消毒与施肥。田间工程完工后,蓄水15cm,用75kg/亩生石灰消毒,生石灰不仅能对稻田进行消毒,灭杀稻田中的野杂鱼、水蛇等敌害生物,还能改良稻田土壤,增加稻田肥力。消毒后3天,每亩施100kg腐熟的人畜粪基肥,培肥水质,7天左右稻田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蓄水30cm以上,适时投放鱼苗种。

4、苗种投放。投苗时间中稻收割并完成田间工程后,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投放苗种。苗种选择草鱼为主,适当搭配鲢、鳙、鲤。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色泽鲜明、游动活泼。放养密度亩投放10-15cm草鱼500尾、鲢鱼30尾、鳙鱼20尾,4-5cm鲤鱼苗50尾、合计600尾。苗种消毒与免疫放养前用3%食盐水或10%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消毒时间掌握在5-10分钟,以苗种在消毒容器中的耐受时间为准。草鱼种使用土制疫苗+病毒性出血病疫苗进行注射,有条件的地方,同时注射细菌性败血症疫苗,注射剂量掌握在015-02mL/尾之间。

5、管理措施。水位水质调控水位要求达30cm以上,根据稻田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在更高水位。在水位下降或水质恶化时,适时注换新水,换水量一般掌握在20%左右。投饵稻田富含水草、稻谷桔杆和有机碎屑,人工投饵一般根据养殖品种的吃食、生长和食物来源情况决定,饵料可因地制宜选用米糠、麸皮、菜叶、青草、浮萍等农家资源,投饵量根据不同品种确定,一般掌握在能当日吃完或八成饱即可。也可用配合饲料,日投喂2-3次,投饵量一般掌握在吃食鱼总重量的2%左右。田间管理坚持每天巡田,及时捕捉水蛇和驱赶水鸟,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观察鱼的摄食与活动情况,适时调整投饵量;检查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注换新水或改良水质;检查鱼沟和鱼窝是否有塌陷堵塞,及时疏通。病害防治每15天用生石灰全田泼洒一次,每次使用量按水体计算为25g/m3。在发现病情时,及时向当地水技人员报告,诊断后对症下药。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6、捕获。翌年中稻插秧前4月至5月捕获上市,捕捞时将稻田中的水缓慢排干,让鱼通过鱼沟聚集到鱼窝,然而在鱼窝内进行捕捞。

在我国稻田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水产科技工作者对传统稻田养鱼方式进行了多次的改进。特别是近年来提出,发展稻田养殖必须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我国的传统稻田养殖方式,正朝着现代稻田养殖业的方向发展。

1.改善养鱼稻田工程设施。将传统的平板式稻田养鱼改革为宽沟式、沟凼式、垄沟式等稻田养鱼新方式,增加了稻田养殖水体,改善了水产品的生活条件。

2.改鱼种单养为混养。混养的品种园地制宜进行选择,如草鱼、鲤、尼罗罗非鱼、鲢、鳙、鲫、革胡子鲶等。

3.改常规品种为名特优水产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名特水产品发展迅猛。许多名特水产品也很适合稻田的养殖,如蟹、蛙、鳖、虾等,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殖的经济效益。

4.提高鱼种的放养规格。以草、鲤鱼等常规鱼为例,改放鱼苗为放养夏花,改放3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种为放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5.改稀养为适当密养。根据土壤肥力和供饵量灵活调节。以草、鲤鱼等常规鱼为例,养成鱼每亩放l龄鱼种500尾,养鱼种每亩放养夏花1000尾,条件好的稻田还可适当增加。

6.改迟放早捕为早放迟捕。沟凼式和垄沟式养鱼稻田均有永久性鱼幽,可提早到冬季放养,中、晚稻收割后灌深水继续养鱼,冬季种春花作物,可在种麦、油菜前半个月起捕。

7.改不投饵为投饵施肥。

8.改一次放养一次捕捞为轮捕轮放。经过技术改革,各地涌现出了许多高产典型,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养殖亩产100千克、200千克鱼的农户相继出现。

水稻田里养有禾花鱼,水稻要打农药,禾花鱼会不会死?禾花鱼和农药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关系,确实如果农药使用不当,会造成禾花鱼的死亡,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早就解决了这个矛盾的问题。正确选择农药及使用量,掌握对鱼的安全浓度,就能保证对禾花鱼的安全,稻田使用农药不死鱼。

在我国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广西等省份山区稻田养殖禾花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禾花鱼的介绍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全国皆知。

禾花鱼吃着稻田里昆虫、水草和稻花长大,环境接近于野生,味道鲜美又更健康更富营养。稻田养鱼也能改善水稻的品质,提升产量,可谓鱼稻共生,一举两得。

尽管禾花鱼能够吃掉稻田里的部分害虫,但是水稻田病虫害多发,尤其是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外来迁徙害虫,有爆发的可能性,就需要及时使用农药防治。

农药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技术关系着稻田禾花鱼的安全。长时间以来老百姓以及农技人员的大胆尝试和仔细摸索,掌握了一套稻田养鱼使用农药的技术 *** :

正常使用剂量下对鱼安全,但一季每亩使用次数不宜过多,并且在禾花鱼收获前15-30天停止用药。

二、施药 *** 要得当。

1、为减少落入水中的农药浓度,可以在打药前

灌水,保持田间水层10厘米左右。打药时要喷细雾,尽量喷水稻叶片,配上安全的植物精油助剂,增加药液在叶面附着力减少药液滑入水中。打药时把稻田进出水口都打开,让水流动,也能减少水中农药浓度。

(稻田中预留出的鱼坑,便于鱼集中)

2、除增加田间水层的 *** 外,打药前放水,把禾花鱼驱赶到稻田留好的鱼沟或者鱼坑内,再喷施农药更加安全。注意因为鱼沟内鱼儿比较集中,为避免缺氧,间隔3天左右把鱼沟鱼坑内的水换成新水。等5-7天后,农药对鱼的影响减小很多,就可以再往稻田放水,恢复正常养殖。

3、不要在下雨前打药,避免打药后雨水把农药冲刷至稻田中,造成药害。打药剩余的药液和农药瓶不能随意倾倒丢弃,避免流入水体对鱼造成毒害。

4、注意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以上就是我关于稻田养鱼使用农药的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具体用药也可以在咨询当地农技人员加以印证,事关养鱼安全,农药的使用还是要谨慎一些,更好是能先做小范围试验。

  泥鳅适合在田间的 饲养 ,怎样在田间饲养好泥鳅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稻田养殖泥鳅的 *** ,希望对你有帮助。

稻田养殖泥鳅的 ***

 泥鳅稻田养殖稻田的选择和修建

 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早、中、晚稻田都可养泥鳅,尤以中稻和一季晚稻增产幅度大。 种植 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

 稻田面积可大可小,田埂应加高加固夯实,高度以45~66cm为宜,防逃设施要好,更好用塑料膜或木板、石板、网片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要设拦鱼设备,防止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可用规格为宽90cm、高45cm用竹篾类纺织成孔隙为2mm的拱形栏栅,既不会使鱼外逃,又增加了进水面积,有利于控制养鱼稻田的水位,免致大雨漫埂。禾苗返青后,将稻田田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腾出空地开挖鱼沟,小田开“田”形,大田可在田边开鱼沟,再在田中开“井”形鱼沟;沟宽33cm,深26cm或至硬度层,沟的交叉处开长100cm、宽66cm、深75~100cm的鱼溜,以供泥鳅在晒田时栖避;要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连,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的5%~10%。

 泥鳅的放养与投饲料技术

 插好秧、开好沟、安装好栏栅后,还需要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育饵料生物。 *** 是在沟溜中用干燥或新鲜牛粪、猪粪、鸡粪、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铺10~15cm厚,再盖一层泥土。当稻田水中浮游生物多,对泥鳅鱼种生长有利时,即可放养泥鳅鱼种。泥鳅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从天然和养殖水域零星捕捞收集,但放养规格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每667m2稻田放养尾重25g的小泥鳅60~120kg,或667m2放10cm以上泥鳅鱼种2万尾左右。如果是不投饲料的粗放养殖,放养数量则相应减少。

 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水蚤、蚯蚓、摇蚊幼虫等,施肥能促使天然饵料生长,较投饵经济有效;施肥应先发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质太肥则不施,与池塘养鱼标准相同。放养密度高的稻田,应加投豆浆、面粉、米糠、豆渣、麦麸、青菜碎叶、蚯蚓、蝇蛆或鱼用配合饲料。投饲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为泥鳅体重的5%,并根据吃食情况增减。要设几个固定的投饵点,以减少饵料浪费和便于观察。

 泥鳅病害的防治及管理

 放养鳅苗前10d,每667m2用生石灰20kg化浆全田遍洒消毒;鳅苗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后入田;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左右用漂白粉1mg/kg浓度遍洒1次。

 稻谷增产鱼丰收的关键是鱼不逃走水不干涸。平时的田间管理,完全按水稻生产的常规要求进行,但除草不能频繁,必要时除1次即可。水深保持3~45cm为好,特别在大雨时要防止洪水漫埂,注重田埂或栏栅周围出现漏洞。要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养泥鳅田对施基肥和农家肥无特殊要求,氨水只作基肥;若要用尿素、 *** 铵等作追肥,则应少量多次进行,要控制用量,每667m2每次使用尿素4~5kg或 *** 铵5~7kg。一次施半块田,并要注意不要直接撒在鱼沟和鱼溜内。

 稻禾出现病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杀虫脒、乐果、稻瘟净、磷胺等;并按常规剂量使用,切忌任意加大用量,要禁用除草药剂。从安全上考虑,施药前要加深田水6~9cm。粉剂宜在早晨带露水时施用,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施,要尽量喷洒在稻禾的叶面上,避免粉、液直接喷入水中。

 在割稻前,当田水放干后,泥鳅聚集到鱼溜中时,用抄网捕捞。钻入鱼溜周围泥中和底泥中的泥鳅,要用铁锹挖出。

泥鳅稻田养殖管理 ***

 1施肥

 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浮游生物不断,必须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每隔10-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用肥150公斤。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氨,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

 2投饵

 由于田中泥鳅的密度较高,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螺、蚌、屠宰场下脚料、米糠、豆渣、菜籽饼、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7-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要求蚕蛹粉达15%、肉骨粉10%、豆饼25%的配比,日投饵2次,投饵率为10%。9-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等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体根据泥鳅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3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极为重要。田面以上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4疾病防治

 由于泥鳅适宜于水田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没有疾病发生。为防止赤皮病发生,每月用呋喃酮药饵10-20克,配50公斤饲料投喂2-3天,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水稻施农药时间一般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对秧苗施药预防一次。

 5日常管理

 日巡田2次,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雨天注意仔细检查漏洞。防止天敌入侵(如水蛇、鸭等),观察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严禁含有甲胺磷、毒杀酚、呋喃丹、五氯酚钠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

稻田养殖泥鳅的要点

 ⒈稻田选择

 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⒉放养与管理

 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更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1放养品种:

过去稻田养鱼只是养鲤鱼、鲫鱼和苹鱼等少量品种,目前已发展到放养罗非鱼、鲢鱼、鳙鱼、鳊鲂鱼、鲶鱼以及河蟹、泥鳅、罗氏沼虾、青虾等多品种,还可以发展萍、笋、菜、食用菌等生产进行综合养殖。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原则上讲,适于池塘养殖的所有种类都可以在稻田中养殖。

2放养时间:

一般提倡早放,3厘米以下鱼种,在插秧前就可以放养,因为鱼苗个体小,不会掀动秧苗。而这时施足基肥的稻田,经犁耙后,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大量繁殖,对鱼苗的生长特别有利。实践证明,插秧前后放入同样规格鱼种,插秧前只比插秧后多饲养15天,但出田时,个体要比插秧后放入的增加100克以上。6~10厘米的鱼种,则更好待秧苗返青后再放入。

3放养 *** :

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凼、鱼坑。如为上年养鱼的稻田,更好要对鱼凼、鱼坑等进行整修,铲除坑边杂草。放养前,排干坑、凼,日晒一星期左右,然后灌水深10厘米左右,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按亩用生石灰50公斤撒施。再过一星期后灌足水,每亩施肥300公斤以适当培肥水质。4~5天后即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批的鱼种规格要整齐。鱼种放养前还要进行鱼体药浴消毒。

4放养数量:

要根据鱼凼的大小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稻田养殖成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稻田可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300尾左右,高产养鱼稻田可每亩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00~800尾。具体放养量要因地制宜,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产量要求和鱼种规格大小适当增减。如果实行粗放养殖的,要根据稻田的天然饵料状况来确定,杂草多可以草鱼为主,占60%,鲤鱼30%,其他鱼类10%;一般肥水田可以鲤、鲫鱼为主,占60%,草鱼30%,其他鱼类10%;实行精养的,可草、鲤并重各占50%。